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0年8月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 f8-1nw8+4vp9!6l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用立业”的办学理念,秉承“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周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三会主导,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爱为核心,以职业为切入点”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立足三本、四化协同”社会服务模式,深入推进“135”发展思路和“两建成、一开启”建设目标实践落地,持续提升办学实力、办学水平。 g4?9RK,=1SJ9;1q
——师资实力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247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236人,国家、省级教学、技能名师19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7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S8=6fS21MA8+8Z
——专业优势明显。学院设有医学院、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公共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60余个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先进制造业、汽车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体系。 w9;5rw4?2TY7+2g
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群是教育部“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等5个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护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特殊教育、现代农牧业、医学技术等3个专业群是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医学影像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医学检验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临床医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等10个专业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医学检验技术、特殊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大数据与会计等6个专业获批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本科高校联合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 K,!5vS6!7HF6.1J
——教学资源丰富。学院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独立主持建成特殊教育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联合主持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等3个国家教学资源库。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国家级优秀教材2部。 p6?,UH3+1Ku1.9U
——实训条件优越。学院建有护理、电工电子、汽车维修、特殊教育、智能制造等5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建有医学影像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畜牧兽医等5个省级实训基地,建有34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324个实验(训)室、1200余家校外一体化实训基地,建有一所二级优秀附属医院,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61亿元。 h43Pb99Nr3=5m
——育人成果丰硕。近年来,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50余项,获省市级以上综合表彰75项, 培养了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苗典武、全国高职“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叶磊、教育部“奋斗·青春”大学生创业就业典型人物吴攀登、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人社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谷丹丹、“荆楚楷模”李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全日制在校生达21000余人,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z1:2V028rO2+9W
——产教深度融合。学院牵头组建了全国特殊教育职教集团、湖北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湖北汽车工程职教集团、汉江流域职业教育协作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职教育联盟、襄阳职教集团等,与科大讯飞集团、正大集团、北京海天装饰集团等合作共建9个产业学院,携手知名行业企业、科研院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s6~3Bh8?2YE3;2p
——服务卓有成效。学院建有湖北麦冬工程技术中心等43个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由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站,立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科技项目7项,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2项,获得各级教科研奖励165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湖北省重大成果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71项,年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近260项。 p6:8IR2:8Ai9?2y
依托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省特殊教育中心、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年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22万人日。 Y2?7PP6;8yV3?4h
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院校、全国魅力校园、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平安校园等。学院所属的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L7=5WO1+6GJ6=2R
(2021年12月) G8~,PB,?9Zj8-7I
注: E3!3tq1?5rl1=4I
“1233”办学模式:即1个目标: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个主动:主动与产业融合、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办学机制;3个平台:搭建素质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三个平台;3支队伍:建设“双师型”专任教师、“技能型”兼职教师、“专业型”管理服务团队。 L,8ll5;1EA5:9q
“三会主导,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学校层面成立了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系院层面成立了行业(区域)主导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层面成立了学校主导、校企参与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四方联动,合作办学。 S5~,Nv7=8wl4?7p
“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校地企多主体协同育人,课程、岗位、证书全过程融通,教育、培训、创新创业一体化实施。 V6~9Wj7-1Tn,:2M
“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师资、平台、文化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 j6!,dh5+4XV1:5Q
“立足三本、四化协同”社会服务模式:即立足本校、本市、本区域,服务定位区域化,服务平台共享化,服务供给多样化,服务机制长效化。 I,8iO48ia8~9o
“135”发展思路:“1”就是实现一个目标:持续全力推进“襄阳特色、国内领先、世界水平”的“双高”职业院校建设,积极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造汉江流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3”就是3个着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5”就是打造5大品牌:打造骨干专业品牌,教学名师、技能名师、德育名师品牌,技术技能卓越学生品牌,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校园文化品牌。 V6;2wb24ii3!9g
“两建成、一开启”建设目标:即全面建成“襄阳特色,国内领先,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建成区域“五高地”(区域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区域性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高地,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高地,区域性创新创业示范高地,区域性技能社会建设示范高地)。开启本科职业教育新征程。 a,+4cV9;4Sd,-1i
学院沿革
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襄阳市卫生学校、襄阳市师范学校、襄阳市财贸学校、襄阳农校四校合并组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成立医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迄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其办学历程经过了七个时期:襄阳同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时期(1914年—1948年)、湖北省襄阳医士学校时期(1952年—1957年)、增办湖北省襄阳医学专科学校和专区卫生干部学校时期(1958年—1962年)、湖北省襄阳卫生学校时期(1963年—一1969年)、襄阳地区卫生学校时期(1970年—1982年)、襄阳市卫生学校时期(1983年——2000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时期(2000年——现在)。 T26Lo9;6Da3?6N
襄阳同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时期(1914年—1948年) e5-7ij4?2MC9:6q
1881年,美国福音教传教士马德圣和许昌美受芝加哥行道会的派遣,到襄阳传教。此后,许返美攻读医学,毕业后于1901年重回襄阳,在襄阳鼓楼北面开办诊所,几年后规模逐渐扩大,并定名为“大同医院”。1892年,福音教西差会派加拿大籍传教士穰福林和挪威籍传教士洪大卫到樊城传教,创立鸿恩会、信义会,其中,曾研修过医科的洪大卫于1898年在樊城福音堂开办“鸿恩医院”,后迁址襄阳鼓楼北单家祠堂,再迁至襄阳西门外铁佛寺北侧(即为襄阳市卫生学校地址),购地22亩,创办“襄阳同济医院”并把“大同医院”和“鸿恩医院”归入,共同经营至1948年解散。 W1?1iX1.1Vi9-7K
1914年,美籍瑞典人文淑贞在同济医院创办襄阳同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备案于南京中华护士协会,学制4年,每期人数不等,第1期招收学员仅杨斌、史鸣鹭2人,第2期2人,第3期7人,第4期2人,最多一期招收20人左右。前几期有男有女,以后只招女生。该校对学生要求极严,每期都有中途退学和被开除的。如1934年招收10人,到1938年只有5人毕业。学员主要是襄阳及邻近地区的青年,初入学为练习生,3个月期满戴帽子(护士帽)后为正式学员。入学须交押金(前几期未交),1932年(民国21年)为30块大洋,1935年(民国24年)增至50块大洋。学生住集体宿舍,按月发零用钱,少则5角,多则5元。学员每天上4小时课,然后跟班实习(有时是顶班工作)8小时。教材为全国统一的基础临床护理合订本,授课者是同济医院院长、医师和护校校长等,不另给报酬。先后开设的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解剖学、饮食及微生物学、药剂学、护理学及外国语等,以护理学为主课。学生毕业时参加全国护士统考,有笔试、口试和操作考试,南京中华护士协会出考题,有时并派人来监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由医院负责评定,考毕收试卷并将口试及操作考试成绩寄给中华护士协会。口试及操作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多自谋生路,但也有留院工作和推荐他院任用的。该校开办18期,毕业生达百余人,虽然该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传教办院服务,但在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西医护理人才,开了襄阳近代医学教育的先河。如第1期学生杨斌,第8期学生陈振清留院任护士多年;从该校毕业的蔡培华担任了该校最后一任校长;第3期学生刘大发到南京中央医院参加工作。该校最后几期毕业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参加了国家卫生队伍,有的成为妇产科和护理方面的技术骨干。1948年襄阳解放前夕,最后一批学员10多人经人介绍到国民党军队做事,同济护校与医院便一同解体消亡。同济医院历史整整50年。 K5.9aH7=2Uf,;8U
湖北省襄阳医士学校时期(1952年—1957年) F6.4Dp4;1qW,+9Y
1951年春,中南卫生部召开全区卫生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筹办学校,培养卫生干部”。襄阳专署卫生科副科长童唐轮参加大会,并在会上表示,襄阳要办个医士学校。此事得到襄阳专署的同意,经专署卫生科研究决定,先办卫生人员培训班,于1951年8月开办了襄阳同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专员余益庵任校长,专署卫生科副科长童唐轮兼任副校长。 M,-2ra4?7ZD1:,J
1952 年5月4日 ,经湖北省卫生厅批准,正式创办“湖北省襄阳医士学校”,当年招生医士专业两个班124人。举办护理员训练班(35人)、中医进修班两期(117人)。 J,;2XO4;8vN1.9x
建校初期,条件非常简陋,没有校舍,师生们在教学之余,自己动手盖了3间草屋做教室。没有课本,自编自印,没有教具也是自己制作。师资奇缺,没有专任教师,所有课程全部在外面聘请兼职教师,医学基础课由专署人民医院的大夫兼任。语文、物理等普通课请高级中学的教师兼任。 F7?6lk9:5rn4+1v
建校之初,图书1714册,其中业务书715册,政治书337册,文艺书322册。教学模型62件,木制家具336件,炊具80件。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也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只是专署卫生科参加上级会议时根据上级领导对卫生教育的指示而提出的中级医士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出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诱导教育,将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紧密结合学校各种教学和各项活动进行,并着重抓班主任工作和学校文体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M37vB,2LB6=4G
1953年,招收医士专业50人。举办卫生所长训练班(107人)、中医进修班两期(123人)和护理进修班(115人)。理论学习在学校完成,临床实习到各医院进行。同学们进实习点时自带行李步行而去,超过60里路的,适当给予一点生活费补助。在实习中,每个学生必须逐日写日记,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时,则要写出实习报告,小组长每周向指导员报告一次。 v6!4yF2;1vR62r
1953年元月至1954年8月,郧阳医士学校、黄冈医士学校先后与襄阳医士学校合并。原黄冈医士学校副校长周学纯调任本校副校长。贯彻预防为主,面向工农兵的方针,学校制定初步的教学计划,有了较明确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招收医士专业118人,举办护理培训班一期(30人)。 T3+2yx61lU6;,V
1955年,学校规模得到扩大,在校一年级学生190名,二年级学生50名,毕业班学生76名,毕业生除5名参加高考外,其余71名由省卫生厅统一分配工作。 U9!5Jq2.8Qu2!5P
建立有化学、物理、解剖、细菌四个实验室。学生宿舍比较分散,有40名学生还住在草屋内比较潮湿的地上,教工宿舍经修整后基本可以达到每人住一小间的条件。就餐时,多数学生只能席地而坐。实习医院有襄阳专区医院、襄阳市医院、老河口医院及襄阳县卫生院共四处。教学设备上,当年由省卫生厅拨款10000元购置教学设备、图书。 b2.1TJ1~4uz6:1K
在教师队伍方面,本校与黄冈医士学校合并后,分来8名教师,另有卫生厅派来2名普通课教师。 V6!,Qn5+5wq3-7z
在教师学习方面,政治学习由专署委员会统一安排,除星期日外,每天早晨集中学习一小时,初级组学习经济建设常识读本及时事政治,中级组学习联共党史。业务学习以学科委员会为单位,学习课时计划的制订方法,学习学生知识测验和评定方法。还经常选派教师到中南同济医学院、华南医学院、湖北医学院进修。 k7=2cX4+7SX2;,C
教学工作方面,一年级普通课有教学大纲,二年级的专业课以教科书为依据进行教学。当年提出了一个口号:“必须以搞好教学为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也应该围绕教学来进行。”在教学方法上,开始学习前苏联的教学经验,用于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实践。 H,~4Wi2.8Ky3!9l
1956年,有一年级学生119名,二年级学生113名,毕业生50名,专任教师已有21名,教师教龄超过三年的有13名,师资力量有了明显改善,逐步走向正规。年度评出优秀教师4名,评出60多名优秀学生。校舍达到128间,主要为教室、寝室、图书室。这些房舍系旧医院和破庙,仍然不符合教学要求,为此,上级拨款70000元新建教室四栋(二层楼)、实验室一栋。当年11月份完工,基本解决教室和一般实验室的问题。 e5!9iM7;2eb9!3Q
在教育教学方面,普通课都有教学大纲,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则参考前苏联的大纲。开始采取讲解新课联系旧课的方法进行教学,开始试行谈话法讲课。在教学研究方面运用经验交流会、公开课和到校外观摩的方式进行,还利用学科主任联席会、学科委员会研究有关教学的问题。 p4-4nS7?8vl7.9c
增办湖北省襄阳医学专科学校和专区卫生干部学校时期(1958年——1962年) S8!4TP2=7uY9=6n
1958年10月,襄阳医士学校增办湖北省襄阳医学专科学校(襄阳专署(58)52号文),学制四年。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歧山兼任专科学校校长。除开办专科教育以外,仍办有医士和护士两个中等专业,同时还有中医和西医短训班。教学计划是根据省卫生厅1958年6月在宜昌召开的医学教育会议的精神制订的,教学设备方面,除了充分利用原医士学校的仪器用品外,省卫生厅又拨款30000元补充一些急需教具,另由武汉医学院出让一部分图表、模型和解剖尸体。武汉医学院先后派来解剖、组胚、化学、微生物等教授、讲师协助教学。教材大部分以武汉医学院的讲义为蓝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做必要的增减和调整,所开课程有的用课本,有的用编写的讲义。 H19Ud1~4lW9!3a
1958年7月,成立襄阳专区医学专科招生委员会,专署卫生科长为主任委员。设本校和郧阳县卫生科两个考区,便于考生考试。招考卫生系统在职中级卫生技术干部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行政干部,身体健康、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及高中毕业生和卫校毕业生。由于够条件的考生太少,专署统一招生委员会又补充一部分录取新生,但仍然不能完成招生任务,又从中专医士二年级中选拔50名优秀学生升入专科班学习,本学期招生共119名;1959年招41人,分别于1961年、1962年毕业。1960年招生的医专班及公社医师班因国民经济调整先后下马。 I6;6hI8.,PW5=3M
1959年7月,又增办湖北省襄阳专区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刘子玉兼任校长。1961年至1962年,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在教学方面,学校仍在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专科班大部分讲义按新计划和新大纲的要求编写,中专部的大纲和讲义进行修订。根据“八字”方针的需要,为防治春季疾病、支援春耕生产,除上山、下乡的学生和老师外,本学期还有7个班的同学和部分老师组织起来深入农村开展防病治病。当时的口号是: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师生员工的团结,依靠“三面红旗”的伟大力量,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当年毕业专科生111人,中专医士124人,护士46人。 d,!8Dy2-5vJ8!2W
抓生产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学校年度计划中按每人一分半地安排,用半分地种粮食,一分地种蔬菜。集体养猪要求达到60头,养羊20只,养鸡100只,养蜂6至7箱,还成立酱菜厂,师生的生产热情较高。 l6.5uA1?4Wp9-6k
1962年,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校进一步贯彻党的“八字”方针,精简职工,压缩编制。专署对学校定编教职工30人,实际在岗37人。除了安排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外,根据党的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在“以农村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教师大多数下放到基层支援农村建设。政治活动主要是“内部肃反清理”。本年度没有招收新生。 V33gY1.2G03?2M
湖北省襄阳卫生学校时期(1963年——1969年) S7:2Yr2:8ZN9:3B
1963年8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襄阳卫生学校” (襄阳专署(63)047号文)。开设全日制助产士和护士2个专业,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80人。举办1期区卫生所长培训班,历时3个月,培训8个县的区卫生所长29人;开办护理进修班2期,各历时3个月,培训各县护理人员105人。每学期学生正常上课20周,另有一周的下乡劳动和一周的考试。专任教师18人,没有普通课专职老师,由传染病学教师代政治和体育课,生理学教师代生物课,卫生学教师代语文课,药理学教师代化学课。 c9?5pj7;,qq1:8Z
1964年,开办护士、助产医士专业,分别招生40人、42人。举办两届助产保健进修班,培训学员82人。 M2+8rn8!4s06~2z
1965年,开办医士、助产士专业,分别招生149人、50人。举办护理进修班(61人)、针灸进修班(67人)、眼科训练班(41人)。 k5;8Qh,.2sd7+3s
1966年3月,湖北省襄阳公署向湖北省人委提交《关于成立湖北省襄阳大学的请示》(襄专字(66)150号文),拟将省安排的三所学校合并为一所综合性的专科学校,定名为“湖北省襄阳大学”,设置农学科、医疗科、师范科(包括大文科、大理科两个专业),规模各为300人,共900人。实行半农半读,校址确定在襄阳县魏庄公社双庙和桥凹两个相邻的林场,土地面积为5,770亩,其中能耕熟地4,710亩,荒山1,060亩(已绿化成林560亩),旧房舍为110间。成立湖北省襄阳大学建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化普——襄阳专署副专员,副主任委员张恒——襄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委员王丁月——襄阳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秦德俊——襄阳农校校长、刘子玉——襄阳卫校校长。办公室暂设在襄阳师范学校,办公室主任由王丁月兼任,已正式开始办公。由于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此方案未能得到省政府的批准,而未能实施。 q6:,ed4;4Cx8;6X
本年度实行半农半读的教学制度,计划招生200人,其中全日制中级农村医士150人,半工半读中医士50人,实际招生169人,由于文化革命而延期开学,学校动员学生回家,只回去13人。上学期在校生348人,下学期在校生517人。本年未办专科班。 m,;,gE9.5H0290
1966年,襄北耕读大学医疗班(40人)并入该校。 T7=2RH4:4wJ8?9T
1967年在校生504人,毕业生共132人,分配到包括竹山、均县、郧阳及襄阳地区各县工作。 B9.3Or8-9Zs6!8t
襄阳医专由专署决定设在襄阳耕读大学,于1966年上报到省人委,后决定并入卫校,合并后的襄阳卫校规模在校生1000人(专科300人、中专600人,进修100人),教职工150人,学校房屋8000多平方米,需要新建 3000平方米 的房屋,才能基本解决师生的用房困难。按照当时的“干打垒”的建房办法,学校师生共同参加建设,建房用资金约12万。 k9?3Ek7;7MV6~4r
1967年12月,根据“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精神,学校师生以“五·七”指示为灯塔,以“六·二六”指示为指针,以“七·三”指示为准则,分别下到各县(市)和重点区医疗机构,深入工厂、深入农村,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完成“一斗二批三改”的战斗任务,政治活动还包括重点批判“四大自由”、“三权下放”以及医生个人开业等内容,树立破“私”立“公”的意识,要求三分之一的人员下到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在专业教学方面,本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少而精的原则,要求学生以学习常见病、常用药为主,各种疾病合计定为60个病种,在教学方针上要求“专业对口”、缺啥学啥,成为特殊年代的教学要求。 r3:5iY,=30f2=5d
1968 年1月2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襄阳军分区(68)革批字第90号文件批复,同意襄阳卫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并由革命委员会组织学校的各项工作。 f,!7yY2=5HA2;,N
1969年,学校没有招生,毕业生182人。 y5;1kQ3!7cR4:4N
襄阳地区卫生学校时期(1970年——1982年) U1:7lj74Wa9+8u
1970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省襄阳地区卫生学校。 Y1.6UU2?2Kw9~9X
1971年,根据“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精神(简称“上、管、改”),全国各地的大学及中专恢复招生、办学。按照地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卫生局通知精神,襄阳卫校于19 71年9月10日 开学。 F12xe3;2YI4!2R
根据省民政卫生局的文件精神,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武汉军区国防工办委托我省为三线厂矿培训一批医疗人员,襄阳卫生学校承担并完成培训100名“工矿班”学员的任务,学生毕业后原则上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b3=6hM81CD8+6z
开展“赤脚医生”培训。在贯彻毛泽东同志“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的号召下,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学校开展聋哑和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工作。县以下的各区分别派两名“赤脚医生”和一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到襄阳卫校参加历时3个月的培训,学生自带毛主席著作、3个月的粮油票和伙食费。 i5+6DY6+9YB7:1u
举办一期县、区在职人员西医学习中医的学习班,共47人,历时5个月。 t7+9hU4:2cl8.,v
从1966年至1970年,学校没有招生。1971年底招生,学生于1972年3月入校,开办护士、检验士、助产医士、放射医士四个专业。学制一年,由于时间过短,后来又增加3个月。恢复招生后的首届学生于1973年6月毕业。 I5=1az4!8OH6?50
1972年9月,根据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文件要求,学校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改革,学校派人参加武汉卫校的药剂、检验、放射、助产、护士的教材编印,由中医学院负责审定后,作为全省中等卫生学校的教科书。 k,-3kF7;2jz4:4I
1972年10月,恢复招生后的第二届学生入校。72级开办护士、助产医士、放射医士3个专业计5个教学班,学制为两年。从1972年以后,招生办学工作步入正常。 D5-4Wm,7ic7-5g
1974年,到农村医院开门办学,学生以班为单位编为连队,到社队搞卫生防疫,以社会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B9!9uT8:3iO7-6H
1975年,学校教育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经验,倡导学生毕业后扎根农村干革命。 k5!3nM7?4ST,+6u
1976年,学校招收高医大专班80人。因开门办学需要,学校在地区医院办有一个40人的西医班,在中医院办有一个40人的中医班。中专班招生170人,其中赤脚医生90人,妇医专业80人。毕业生350人,其中中医专业100人,检验专业50人,护士专业100人,卫生防疫专业50人,放射专业50人。 b9;8ok8;7Fh8+4p
1977年,学校教学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各学科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和学生实习井然有序。 J7;6sG2+8Ke8+7n
1978年增办“武汉医学院襄阳分院”,当年招生一个班57人,学制四年。当年招生343人。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不断地探索,除要求教师备好课外,还实行课外辅导和开展教研活动,重新建立学生成绩考核制度。 M2?80d,-2xX8!10
1979年,学校科研开始启动,部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教学研究方向,许多教师撰写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论文,并参加全省中等卫校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 p1-,MF5?7pS7,R
1977年—1982年,学校开办专业有妇幼医士、放射医士、护士、临床检验士、卫生医士、药剂士、放射技师、助产士等专业。每年招生均为350人左右。 a2-3ni9!7pY14u
此外,学校还分别在1977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开办了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进修班、中医班、英语提高班、中医提高班、日语速成班和妇幼保健理论提高班,为襄阳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s3-4fU12xR5?6R
1982 年5月4日 ,学校举行建校30周年校庆活动,千余名校友回到母校,开展参观、座谈、校友联谊会、学术报告会、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印发校庆纪念册,校庆活动历时3天。 l2?8UT3:3Qj8.2S
襄阳市卫生学校时期(1983年——2000年) U6!2MP6.6oD,=9a
1983 年11月23日 ,原襄阳地区和襄阳市合并,学校随之易名为襄阳市卫生学校,隶属于襄阳市卫生局。 O9~5IO,;4JB2!2X
1997年,开办医学影像高职班(大专)。招生40人,学制三年。 F9.5yA1~7Zm,:9i
2000 年8月25日 ,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鄂政发[2000]48号文),襄阳师范学校、襄阳农业学校、襄阳卫生学校和襄阳财税贸易学校合并组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襄阳师范学校、襄阳农业学校、襄阳卫生学校和襄阳财税贸易学校建制。当年招收医学类高职生273人。 n7;4zE8:6WI65e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时期(2000年——现在) v4.,ez53WP8+2P
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襄阳市卫生学校、襄阳市师范学校、襄阳市财贸学校、襄阳农校四校合并组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成立医学院。医学院下设医学系、护理系,现开办有10个高职专业、7个中职专业,有来自全国各地6000多名学生在校修身治学。 L,?3hG3=8wg1-7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