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锁定 排行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筹建于1958年,始建于1960年1月。早期称清华大学原子能基地,1962年起更名为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简称试化厂)。1979年4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研究所(简称核能所)。1990年11月1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简称核研院)。2003年9月经清华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1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更名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更名后原有设计院资质保留,名称仍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网站详情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筹建于1958年,始建于1960年1月。早期称清华大学原子能基地,1962年起更名为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简称试化厂)。1979年4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研究所(简称核能所)。1990年11月1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简称核研院)。2003年9月经清华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1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更名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更名后原有设计院资质保留,名称仍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A9.8wp6~1bE3?3g

核研院俗称“200号”,这是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1964年,清华大学有关专业师生建成了屏蔽试验反应堆,完成了动力堆屏蔽等实验,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的核反应堆,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Y4-,jA2+7zK5!6P

1989年11月,核研院设计建设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建成并运行成功,它是世界上首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供热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的反应堆,至今已完成了核能热电联供、低温制冷和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试验。基于5兆瓦低温堆成功运行的经验,核研院开展了NHR200-I的研发和初步设计,于1996年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并在此基础上,面向民用供热和工业蒸汽市场需求,于2016年完成了NHR200-II初步设计和工程验证试验。国家能源局已于2018年1月同意NHR200-II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m5.7Io6~10J7?7T

核研院负责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于1995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2000年12月建成达到临界,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被国际核能界公认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这座先进反应堆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了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核研院积极推进固有安全先进核能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化。2006年 200兆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入了“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科技重大专项,核研院成为我国教育系统唯一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任务的单位。目前,位于山东石岛湾的200兆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这是世界首个即将实现的工业规模第四代核能系统,在安全高效发电、高温工艺热应用、核能制氢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E3+8iu6-2wD37X

核研院的核化学化工学科,在上世纪60年代,完成了从辐照燃料里面提取钚的水法溶剂萃取技术研究(712工程),进行了多次热验证实验,提取了若干产品。该技术很快在我国得到应用,并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核燃料后处理专业的科技骨干人才。目前核化学化工学科拥有配备两个热室的甲级放化实验室和一大批仪器设备。建有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基础、先进后处理工艺以及先进核化工装备等研究平台,聚焦核化学化工高端人才培养与先进后处理技术研发。近年来,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分离高放废液的中国“TRPO流程”等重大成果。 A6+4KP6=6km1-7H

核研院的核技术学科,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九五”研发成功国际首套“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 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十五”研发成功“钴-60大型客体CT检测系统”,是世界首套具备物性判别功能的集装箱检测系统。目前,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安全需求,核研院正在承担核能开发专项项目“核设施出入口车辆安检系统”、重大专项课题“反应堆堆测量系统”、北京冬奥直通式车辆安检系统、高精度DR/CT检测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核能、工业、海关、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T4.2zj3-2ev4!1b

核研院的核环境学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涵盖放射性废液处理、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放射性气体净化、核污染环境修复等内容,建立了放射性废液处理实验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钴源实验室、放射性气体净化实验室等,承担多项核设施退役三废治理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项目。在放射性废液处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放射性“近零”排放(除氚外)的关键材料与技术装备,建立了示范工程。在电子束辐照处理污染物方面,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电子束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放射性废气净化和放射性固体处理方面,获得了一流研究成果。 o3=4ny4-,fz88Z

核研院的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学科,成立于198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能源软科学研究的团队,1992年以核研院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为基础联合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1999年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是能源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智库,核研院长期为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d,-7NI9~8PU7:7e

核研院的新能源学科,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先后开展了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的研发,2005年以后又开展了生物质能和生物化工的研究。目前,已经具备进行材料化学合成、锂离子电池试验装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及系统集成、生物质发酵制备乙醇燃料研究和生物煤油炼制的研发能力。 K6+5Jt8.1ZA6~1V

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核研院建立了完整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规模最大的科研与设计单位。截至2019年12月,我院现有院士3人,杰青3人,优青2人,目前在编教职工364人,千人教授1人,长聘教授32人,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199人,在站博士后43人。相继建成了四座实验核反应堆,拥有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燃料研究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并建成先进反应堆工程实验室、国核能源实验室两个特大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是教育部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核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核能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的承担和实施主体。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化学化工、核技术、核环境、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果,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W2?9dd6:9uV6;,k

建院60以来,核研院完成了几十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共有295项成果获奖,其中,有17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有28项成果获国家级奖,1102项专利获权。1990年12月,核研院荣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命名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4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7月,核研院党委荣获中组部命名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1年2月,核研院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授予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2012年,核研院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8年1月, “核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18年3月,核研院荣获由中国核学会授予的“2017-2018年度中国核科普先进单位”称号。 q9=9Uu7=9FS,;8N

核研院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基地。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从1982年至2020年,该院共授予1644名研究生硕士学位,531名研究生博士学位。核研院还面向全国为在职技术及管理人员提供相关领域的继续教育及培训课程,促进知识更新。 m2-1cV4:8gX8=5b

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规模最大的科研与设计单位。其主体部分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北郊燕山脚下昌平区虎峪风景区。该院筹建于1958年,始建于1960年。1962年定名为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简称试化厂),1979年4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研究所(简称核能所),1990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简称核研院),2003年9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h75dM,~9Ne4:4e

1958年7月,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决定建立以反应堆为中心的原子能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基地。在工程物理系主任何东昌、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兼反应堆工程教研组主任吕应中的领导下,工程物理系反应堆工程专业师生开始设计游泳池式屏蔽试验反应堆。 u7+6Tt32uI5=9Y

1959年底,经北京市委批准,反应堆厂址设在南口以东、虎峪村以南地区。同时该反应堆工程被列入国家科委及北京市1960年重点项目,一期工程计划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批准。1960年3月5日,屏蔽试验反应堆破土动工。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为“200”,这就是核研院俗称“200号”的由来。 g9=2hO4!1yx,=8r

屏蔽试验反应堆是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建成的核反应堆。该反应堆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由吕应中同志主持进行。1960年春天,参加这座反应堆建设的有200多人,包括讲师1人,助教10余人,学生1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建设者们立下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誓言。他们住在帐蓬或虎峪村老乡家中,在村里一座破庙露天开伙。他们自己动手重修水渠,架设高压供电线路,挖地基,搞土建施工。屏蔽试验反应堆于1964年国庆前夕建成,并临界启动一次成功。 R7=8Df,-8kX8;1p

在建堆过程中,共突破技术难关37项,自制仪器设备67种,建立专业实验室11个。反应堆建成后,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包括我国屏蔽材料性能试验,医学动物辐照试验,中子照像,中子活化分析,中子嬗变掺杂单晶硅的生产,以及高效过滤薄膜核径迹蚀刻膜的生产等,并且接纳我校和哈工大、西安交大有关原子能专业的实习师生900多人。 I7~4VP4+6Ua5:1A

1964年至1966年,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科研——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任务。1963年,滕藤、汪家鼎,朱永?同志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家建议我国的核燃料后处理技术采用溶剂萃取法。1964年,二机部党组开会决定抛掉沉淀法改用萃取法,并决定在清华大学200号全面开展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的研究工作。这一决定得到了国务院专委会议的批准。1964年下半年,动工兴建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的热化学实验室,同时改建了冷铀运行实验车间,于1965年底基本完工。1966年初进行设备安装,4月开始进行实验,至10月实验研究取得了成功。直接参加这项任务的共约300人。研究成功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用来建成我国的核燃料后处理厂,并成功投产,使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C2.2Ft4.,HY4=3H

“文化大革命”中,科研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8年,吕应中在狱中提出了我国钍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1969年10月向中央呈报了《关于研究钍增殖堆的建议》。1969年11月,周恩来总理批准,清华大学试化厂承担了利用钍建造增殖堆核电站的研究任务。核研院教职工在进行这项任务的科研和设计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对我国钍资源利用的多种方案(熔融金属堆,熔盐堆,高温气冷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放射性尘埃扩散大气实验、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壳的研制成功等多项重大成果。但因总体方案难度很大,短时期难以完成,经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同意,于1979年停建。 O6.7Nx3!4Gb9-,O

70年代末,核能所因经费中断进入了困难时期。核能所调整了科研方向,把单一核工程、科研单位转变为以核为主,面向国民经济许多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院,并提出核与非核科研相结合、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长远任务与近期任务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同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面向社会,面向国民经济。1979年实行科研经费课题组核算制,其后又实行了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以及生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底,成立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开展能源软科学研究。其后,又成立了一批新的研究室,分别开展化工、材料、电子、环境、核安全等领域的新技术研究。与此同时,敞开大门,开始国际合作交流,选派一批科技骨干到发达国家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前沿先进技术,邀请国际著名核能专家前来讲学。 H4=3sU6~8Un2!1R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核能所坚持改革开放,面向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组织重要的科研力量,研发关键的先进技术,向着科技高峰奋勇登攀。 P3=4gz7-3oA93i

1981年,核能所开始进行低温核供热堆概念设计,同年向国家建议开展低温核供热研究。同时自己动手改造屏蔽试验反应堆,于1983年冬至1984年春成功地进行了国内首次反应堆余热供暖运行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国家有关领导部门重视。1985年,低温核供热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并决定在200号建造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 F2?6Au27BF4?3Z

由王大中主持领导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工程,于1986年3月开始兴建,1989年11月建成并临界启动一次成功。该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供热堆”,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的反应堆。它的运行成功,使我国在低温核供热堆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堆除完成一系列供暖实验外,还于1991年成功地进行了热电联供实验,1992年成功地进行了核能空调制冷实验。5兆瓦低温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5项有代表性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技成果之一。该成果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q,;7mz3!6Jb8=3L

1986年,高温气冷堆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199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核研院建造我国第一座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1995年6月,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核研院动工兴建,2000年12月建成达到临界,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高温气冷堆是实现了固有安全、用途广泛的先进反应堆,该成果受到国内外核能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达到了当今世界核能安全的最高水平。10兆瓦高温气冷堆的建造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掌握了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国家之一。10兆瓦高温气冷堆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四项重要科技进展之一。该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F,?1AY48qw4~2J

这一时期,核研院在高放废液处理处置和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朱永?带领核化工研究人员研究成功的分离高放废液的“中国TRPO流程”,成为国际上两个最先进流程之一,研究开发的Cyanex-301分离镧系锕系元素方法,被国际核能界评价为“多年来该领域的最重要进展”。安继刚带领核技术研究人员研制成功的“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为国际首创,解决了铁路列车检测等难题,并实现产业化,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在非核领域也取得了一批研发成果:“高纯稀土分离工业性试验基地” 建设、 “油藏数值模拟及计算机应用” 研究、 “冷喂料压出针织增强型胶管生产线” 研发等等,转化为工业生产或作为技术储备。 H6=3QL6~,ok7?5h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华民族进入和平崛起的历史关键时期。核研院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以核为主要特色,以能源、资源与环境为主要研究领域,跨学科综合性的战略性高技术研究院”的总体发展目标。2004年,在纪念屏蔽试验反应堆落成40周年暨院庆活动座谈会上,回顾核研院历史发展,提炼、总结核研院“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院训,以及“建堆报国”的传统精神。核研院进入了奔向世界一流研究院的新的历史时期。 p2~5xP8.5Lt6+,C

在“211计划”和 “985工程”支持下,核研院建成了核能与新能源技术平台,包括先进核动力实验研究、核能制氢、燃料电池、生物质能等,形成了以先进核能为主要特色的核能与新能源及能源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 u4?9Be4!8lM9!4i

2006年1月,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使得清华大学成为高校中唯一牵头负责国家重大专项的大学。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张作义被国务院任命为重大专项总设计师。2012年12月9日,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在山东荣成石岛湾浇筑第一罐混凝土。2017年9月,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线”,并获评“2015-2017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 a6?2wB8-3hD8;2Z

低温堆技术实现了重大应用。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研究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11月在中核集团四〇四有限公司进行高放废液分离流程长时间热实验,稳定运行~160小时,a放射性平均去污系数达到3000以上。热实验中还进行了萃取剂TRPO的直接复用实验,结果证明TRPO的稳定性很好,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核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成果。2004年1月研发成功集装箱(大型客体)CT检测系统,2008年6月成功研制反恐移动式轿车垂直透视安检系统并被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场馆,2011年7月x射线板带材凸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国际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D7;5pq4;4tD9:2f

2017年,中国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17年底,《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出炉,核研院核科学技术与安全学科群入选清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核研院不断实现内涵式发展。 06;8KC9~4Te6!5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相关热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由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0月成立清华大学出版集团。清华社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出版机构,先后荣获“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版权事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和称号。2007年、2017年分别荣获首届和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前身是畜牧兽医科,始建于1949年,是河南科技学院历史最长的教学院系之一。学院现设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和动物药学4个本科专业。

  • 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开办于1994年,2001年成立法学系,2004年成立法学院,2015年因学校院系机构优化调整,法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一起组建文法学院,2020年恢复重建法学院。经过27年的发展,我院在师资队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法经管融合”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日益明显。

  • 打印派

    打印派是专业的3D打印技术交流社区,集合了3D打印模型设计、自制3D打印机、3D打印店3D打印服务专业人才,找3D模型、买3D打印机、选3D打印材料、外包手板制作,就上打印派。

  • 清新传媒

    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 景德镇在线新闻网

    中国江西景德镇在线新闻网,千年瓷都,e网了然,景德镇新闻门户网站;旗下景德镇陶瓷网-景德镇人才网-景德镇信息网-景德镇论坛-景德镇旅游网家喻户晓,开设健康|旅游|IT|汽车|党政多个频道。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即设立师范馆,开设教育学课程,培养教育专门人才。1924年,北京大学设立教育学系,蒋梦麟、胡适等著名教育家先后担任教授会主席或系主任,院系调整前培养了王焕勋、滕大春等一批著名教育学家和原北大校长陆平等著名人士。

  • 廉江旅游网

    途牛旅游网提供跟团游、自助游、邮轮旅游、自驾游、定制游以及景点门票预订、机票预订、火车票预订服务,还有牛人专线、首付出发旅游等品质高端、价格实惠的旅游路线.全年有各种尾货特价、限时秒杀等特卖旅游路线让你畅游海内外,要旅游,找途牛。

  • 扬州市司法局

    主办:扬州市司法局 ;运管:扬州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460号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档案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建校64年,档案工作已伴随着其成长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1993年7月,国家教委批准在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创办琼州大学。两校合并后档案文件统一收集、保管、提供利用,1996年7月成立综合档案室,科级建制,隶属院校办公室,2013年3月,学校实行机构改革,将档案室与校办分离,升格为档案馆,成为学校一个独立的部门,处级建制,属教辅单位。

  •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主办: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迎春路四段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