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

锁定 排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9年7月,是我校支撑“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现代科研组织新体制和新机制的重点建设平台。

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网站详情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9年7月,是我校支撑“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现代科研组织新体制和新机制的重点建设平台。 Q7;80U6?,CI9+,S

中心的建设定位是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以三元里校区实验楼为主体,通过全面规划、功能提升、资源重组等组建而成。面向全校开放。中心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协同、竞争”运行机制。坚持学科交叉、科教融合。通过“跨学科跨院所研究平台公共化、团队管理PI制化、实验平台仪器共享化、资源与绩效分配业绩化”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心的学术创新与共建共享能力,使之成为我校交叉学科、原创性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的支撑性基地。 w2=5VO2~6uO8+1Q

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作为首批研究单位进驻科创中心。在继承发扬原有研究所的优良学术传统与优势基础上,中心打破院所和学科壁垒,以研究团队为基本单元重构内部科研组织形式。严格按照PI制进行团队组建、管理与考核,形成“校-中心-PI”三级管理体系。 O2+4Nx4=3yf8+5p

现主要围绕脾胃病、脑与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如疟疾、艾滋病)等开展研究,首批组建六支科研团队: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团队、基于青蒿素抗疟的中医药防治热带病研究团队、中药新药发现研究团队、病毒与炎症免疫学研究团队、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和免疫性疾病研究团队、中医药防治脾胃病和神经肌肉病研究团队。 H3?5Dt4;1QH6.1A

中心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推进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中心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在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组建“以PI为主体的教授委员会”作为中心的议事机构。 m,!7Em,.1Lg1!3U

第一届教授委员会由潘华峰教授为主任委员,王奇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宋健平、杜群、胡英杰、何金洋、宋雅芳、李伟荣为委员,赵威为秘书。 t89Wt3!9nB1-5V

中心将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助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我校“双一流”学科发展。中心坚持开放协同、服务社会,与相关高校、医院和企业合作,通过不断完善,形成先进的技术平台,围绕上述三大类疾病,开展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毒性和安全性研究、产业化开发,建立一流的中药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M3?4Ns4:1Rh7.4h

热带医学研究所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热研所)成立于1989年,其前身是组建于1967年的广州中医学院疟疾研究室,主要由李国桥首席教授和郭兴伯教授等参与“国家523项目”青蒿素临床研究组建。2003年热研所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为原虫与病毒三级实验室。热研所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单位,博士、硕士授权点,有研究生导师1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医药防治热带病研究,包括青蒿素类药物抗疟、中药抗病毒和中药新药研究。 s,6av,.7mL8:7o

热研所是我国青蒿素的发明单位之一,青蒿素抗疟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二十年来致力于青蒿素复方抗疟药研究,成功开发了四代青蒿素复方抗疟新药,其中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被WHO作为一线抗恶性疟疾药物向全球推荐,青蒿素哌喹片获得四十个国家的专利保护,是我国领导人赠送非洲国家的礼品。近年来在疟疾防治策略研究和援外抗疟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共同组建的广东青蒿抗疟团队,创新了疟疾防治策略,成功帮助科摩罗快速控制了疟疾的流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f9-2dq4=4GG1:2l

研究所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乙型肝炎、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天然药物研发上也取得一定成绩: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抗艾滋病研究;为国内10余种抗乙肝与抗流感病毒新药的临床前主要药效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服务,自主研发的治疗感冒中药新药“病毒宁滴剂”获得临床批文且完成了二期临床研究(2015),“鸭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中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获我校科技进步特等奖(2010);发现一批体内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草药来源化学成分。 F4;5zC2!6LK9:,O

近10年来,研究所主持“艾滋病与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纵向经费3600余万元。2015年以来,研究所的“艾滋病与肿瘤创新中药研发团队”和“岭南药物毒理学研究团队”被遴选为我校创新强校团队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Clin Infect Dis、ACS Appl Mater Inter、Anal Chem等SCI源学术刊物,共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 J9?7Gg5;6FS7?6D

热带医学研究所是我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学术基地,招收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年培养毕业2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境外生89人。毕业生中有2名获得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有60余名在读研究生,其中有博士生20余名。 l8:7vA4-,Hz9~,X

脾胃研究所简介

中医脾胃病证研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全国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研究领域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是国内最早的中医脾胃研究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1989年成为中医院校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证研究”一直是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脾胃研究所设中药药理、临床基础、系统生物学、病理生理、临床5个研究室;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消化)”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脾胃病脾虚证候”重点研究室。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以及连至诚、周福生、王汝俊、潘华峰、胡玲、李茹柳教授等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术队伍的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药学、生命科学等。脾胃研究所数十年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毕业生,如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卞兆祥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教授等。 b8.6wz2+,kc9=6N

脾胃研究所多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功能基因谱与模式识别研究”、七五攻关项目“脾虚证证候发生机理的研究”(组长单位)、八五攻关项目“中医药防治胃癌癌前期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组长单位)、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机理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慢性胃炎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模式研究”、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胃“炎-癌”微环境证候演变规律及扶正为主病证结合研究”以及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具有鲜明脾胃病证研究特色。作为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学科领域代言人,2017年执笔完成“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著作《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与创新26项突出成果之一。 f5~1Tz1;8dZ8=2N

临床药理研究所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包括药物动力学研究室、生化药理研究室、免疫/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室,临床流行病学/DME中心。临床药理研究所包括中医内科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临床药理研究所是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的组成部分,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中医药防治脑病重点实验室。 V5~9pq9~1mX2=5U

研究所创始人欧明教授: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医英语翻译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批获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学院副院长、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i,!7aK,!,FH4+2S

王宁生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归国。现任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曾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新药基金评审委员,广东省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会长。 x,!4RT5=2Cm2~4l

赖世隆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医院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处长,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p7?,Kr7?1gc3~7A

王培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免疫研究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国家新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质量保证部门(QAU)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广东省新药评审专家,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分会主任委员。 t3:2cc1~5IP6+70

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w2!5FJ,,Lp7!7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相关热词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福建省总工会

    主办:福建省总工会;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琴亭路33号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建筑类著名的老八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追本溯源,学院源自1928年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1921年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1

  • 抚顺妇女网(抚顺市妇女联合会)

    主办:抚顺市妇女联合会 ; 地址:抚顺市顺城区临江东路19—7号

  •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主办: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长腰岭长学路300号

  • 阜阳市审计局

    主办:阜阳市审计局; 地址:阜阳市清河路539号

  • 灵璧先锋网(中共宿州市灵璧县委组织部)

    全国党建联盟网站,灵璧先锋网。主办:中共宿州市灵璧县委组织部;承办:灵璧县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协办: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前身是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是学校创办最早的院系。1980年12月起与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实施了一体化管理。2006年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院秉承钱塘中医悠久的人文传统,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顺应中国经济发展与中、西医发展的潮流,探索实施“医教一体化”,开拓中、西医临床学科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

    测绘工程系共设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三个专业,面向GIS应用、虚拟空间信息技术、航摄保障工程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不动产测绘、智能化工程测量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

  • 济南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12号

  • 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5年2月,是在原来学校综合档案室和人事档案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负责全校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技档案、外事档案、基建档案、财务档案、出版档案、人事档案、学生档案、声像档案及实物档案等各门类档案的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