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简介
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研究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的思想与实践为主要任务,积极推进中日文化教育交流。2010年11月5日,研究中心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创价大学创办人池田大作先生专门发来贺词,创价大学校长山本英夫教授一行应邀莅临大会,并现场宣读了池田先生的贺词。 f2;9zi8;,0H9=4n
研究中心现有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高岳仑、蔡立彬、蔡瑞燕、曾学龙、吴彬、刘斌、赵向华、饶玲玲、魏明超等,并有寺西宏友、高桥强、李刚寿、吴楚煜、李莱德、曾铮、温宪元、钟明华、王丽荣、韦立新、荒井富美子等校外顾问、专家予以研究支持。 E67YS4?5oD7;,h
该中心正式成立后的第二年(2011年),即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廖承志与池田大作》,并由时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作序;当年8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日友好交流的开拓者》书评,日本《圣教新闻》亦及时作了专题报道,在中日两国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该中心还取得了其他一些研究成果,如:2016年8月,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日友好的两位使者——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论文集》。 k3?6Ri8~6Js2?6y
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概况
一、研究中心的成立: I9.5dU6-,Pe8+2p
2009年10月14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日本创价大学本部大楼隆重举行名誉教授称号授予仪式,创价大学创办人池田大作先生和池田香峯子夫人双双获得名誉教授称号。随后,在两校负责人举行的合作洽谈会上,创价大学高桥强教授提出了关于成立“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机构的建议,得到全体与会者的一致赞许。 W6.2FL,=2XB5=4i
2009年12月17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先后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和党委会议,决定成立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 f9;8Ua9=4NA5-8H
二、研究中心的宗旨: c5=9We1=1rI1.4g
系统研究廖承志、池田大作关于人类和平、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教育发展、人生哲学等方面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竭诚维护世界和平,努力推进中日友好往来,促进两国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W5=1EJ8!,YS,=,O
三、研究中心的全称: P,:6eH7?,q05;2e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 i3~6fJ6.8Tm7.9k
四、研究中心的特色背景与客观条件: G7?5Sz1+3Sv8=2I
(一)廖承志先生是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自1963年起出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20年。他生于日本东京,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有着难忘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对日本人民有着诚挚友好的感情。他毕生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合作,与池田大作先生以及许多日本友好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在磊落为人、认真做事、真诚交友诸多方面与池田大作先生有着同样的高尚追求与道德实践。 j7-2GW4.8Sq8!,C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为了纪念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纪念性大学,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女士(毛泽东敬重的“何香凝先生”)是仲恺农工学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前身)第一任校长,位于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中,设有永久陈列的廖承志生平事迹及生前用品;学校图书馆收藏了国内出版的廖承志所有著作及众多回忆和评价廖承志的著作。 T7~7ci2.2Ox2;1M
(二)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宗教思想家及国际创价学会的领袖,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长期致力于人类和平特别是日中友好事业。1968年9月8日,池田先生高瞻远瞩,以卓越的才能和胆识,在创价学会第十一届学生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成为推动日中邦交正常化进程的新起点。池田先生同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国家历任领导人的友好交往,是以接触廖承志先生为良好开端的,并一以贯之地保持着同中国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的深厚友谊。池田大作先生在热爱和平、构建和谐、推进合作诸多方面与廖承志先生有着同样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d4:8JR3?7zW3:1F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就藏有简体中文版的池田大作著作;自2009年后,在香港国际创价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收藏的池田先生著作,除了增加香港、台湾出版的繁体中文版以外,还增加了日文版、英文版近五百册。 U2~5tp7~8JF1~5y
总之,在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这一特殊领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具备了其他高校不可复制的研究背景与特色条件。 S2-6pB,:6It8~6i
五、研究中心的初始组织架构与不断壮大的研究团队: r6=,Hf7+7Nv2-1R
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主要由两大支撑机构:一是以蔡立彬教授为所长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二是以蔡瑞燕研究馆员为馆长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以上两个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均为研究中心的初始研究人员,中心主任则由副校级领导干部高岳仑教授担任。 p5;3eS4=3Vq6+3W
研究中心有专兼职相结合的团队成员除上述正、副主任外,还有校内有关单位的干部与教师,如:曾学龙教授和中青年教师吴彬、赵向华、刘斌、饶玲玲、魏明超等。此外,研究中心不仅得到了寺西宏友、高桥强、李刚寿、吴楚煜、李莱德、林钊等专家提供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指导,还先后聘请了曾铮、温宪元、钟明华、王丽荣、韦立新、荒井富美子等研究顾问。 i6!5it4+6ro1!5I
六、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f3-2MM4;1nc97P
(一)《廖承志与池田大作》(24万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5页第1版;主编:高岳仑;副主编:蔡立彬、蔡瑞燕;作者:吴彬、赵向华、刘斌、高岳仑、蔡立彬、蔡瑞燕等。 y2!4aC,!1Jr,?7E
特别鸣谢,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院士亲自为该书作序。 s28Ll2;4Ik2!7j
(二)《走向21世纪的生态文明——2013’池田大作思想研讨会文集》(20.4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主编:温宪元、李莱德;副主编:高岳仑、(日)寺西宏友、吴楚煜;作者:蔡瑞燕、高岳仑等。 f4!7bm9-6kS9!8y
(三)《中日友好的两位使者——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文集》(18.5万字),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主编:高岳仑;副主编:蔡立彬、蔡瑞燕;作者:曾学龙、饶玲玲、刘斌、高岳仑、蔡立彬、蔡瑞燕等。 l,+,sX5~4au6~3q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东沙街24号 x9-8PN3?,AY4!3u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