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简介
一、图书馆的历史——从何而来? E,.,QW9~6kN5:9r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安徽大学图书馆。发展至今有3个重要时间点:1954年、1991年、2012年。分别代表图书馆1.0时代、2.0时代、3.0时代。 M9=,pe5?,WT,9O
图书馆1.0时代:1954年2月10日,根据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计划,撤销安徽大学建制,所属师范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同时,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亦独立为安徽农学院图书馆。1954年始建的图书馆,藏书2万册,馆舍面积400m2。 U9?,eh1!4xZ,-5V
图书馆2.0时代:1991年5月9日建成投入使用,馆舍建筑面积为8360m2。共有阅览座位600多席。设有4部1室,即采编室、期刊阅览室、流通部、科技信息部和办公室。2005年,在经管大楼新增期刊阅览室1678m2。 A4~1GU6-3cN8:3c
图书馆3.0时代:2012年9月,新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42546m2。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图书馆楼分主楼和裙楼。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主楼有普通阅览座位3000余席,电子阅览座位300席。裙楼是会议中心,共有大小不等的报告厅和会议室8个,其中最大的可容纳500人,最小的容纳30余人。有线无线覆盖图书馆所有区域。截止2020年,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61万册、电子图书286万种、中外文数据库56个,免费中外文数据库72个。 o5.6yQ9?3St5+8R
二、图书馆的现在——到了哪里? D8+5Ix6?,YO6!9N
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初步形成了“433344511”办馆格局。 D4?7Ca9?8Qg7-,a
确定4大初心——让读者读起来、让书活起来、让馆员动起来、让图书馆生长起来。 z4.3ss5-,lm7;6R
秉持3大理念——教育理念、服务理念、治理理念。教育理念——“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做人、做事、做学问”;服务理念——“三个第一”:“读者第一、馆员第一、服务至上”;治理理念——“三公”:公平、公开、公正。 x4~9jf4=60z9:8G
拓展3大空间——实体空间、数字空间、虚拟空间。实体空间:拓展了“藏”“借”“阅”“咨”“学习”“交流”“研讨”“报告”“培训”“教育”“创业”“创客”“休闲”等13个功能区。数字空间:构建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精准学科服务体系。“线下”——服务进院系、服务进职能部门、一小时培训;“线上”——安农图书馆教师服务群等。虚拟空间:逐步形成了“三微一端一Q”——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端、QQ群的服务模式。 V4?,sc1-30y6?7d
打造3大文化品牌——青禾书店、青禾讲坛、青禾悦读。青禾书店:让读者“第一时间读到新书”。青禾讲坛:对话作者,服务读者;以作者的视角,拓展读者的视野;以著者思想的深度,提升读者理论的高度。青禾悦读:让读书创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青禾书店、青禾讲坛、青禾悦读等系列“青禾”文化品牌,从不同角度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 f9-4NM7;,vk5?7b
成立4个学生创业平台——青禾书店、一盏年华茶吧、Miao森林咖啡屋、享味坊等。实现了学业与创业结合,文化与休闲结合。 C,,uL7:,pO9-7g
组建4个学生服务推广团队——新媒体运营团队、学生服务中心团队、微传媒团队、青禾悦读推广团队。 P3~9YE47mN5.4n
打造5大服务创新机制——服务创新案例大赛、服务之星评比、考勤制度体系、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升机制。 u64CZ3-1iV9;2H
实行1个流通服务模式——藏借阅一体大开放、大流通服务模式。每天15小时不间断对读者开放,营造无障碍的学习、阅读环境。 V7-5yV6+8fv43M
构建1个服务体系——构建面向不同用户群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存的多层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A53HG5?1Px3.2E
这一办馆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青禾悦读”获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授予的“安徽省优秀校园读书品牌奖”。2018年,获安徽省教工委、教育厅授予的“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优秀组织奖”。2019年,获安徽省教工委、教育厅等6个厅局授予的“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优秀组织奖”。2019年,我校图书馆荣获“2018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8月,“青禾悦读”获2019年“书香安徽”“十佳阅读推广活动”荣誉称号。2020年12月,“青禾书店”获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的“2020年度全省实体书店示范店”称号。 q6+9Uw2=,uZ1=,y
三、图书馆的未来——向何而去? Z1!5fq,!3ev6~,l
2009 年,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年会上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即将图书馆建成人的除生活、工作之外的第三个必要的空间。那么怎样建设“第三空间”呢?未来,努力将我校图书馆建成4个中心——学习中心、知识中心、交流中心、文化中心。 V6;1HM9!9Td6?8o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