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主要汇集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类文献。伴随着电子科技大学六十年的奋斗与发展,在“211”、“985”等国家级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下,图书馆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文化打造、服务理念方面都跨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a8!7lQ1+6fe4.,V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由沙河校区、清水河校区以及九里堤校区三部分组成,馆舍总面积68000余平方米,读者座位总数6600个,各类研修间114间。其中沙河校区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馆舍面积15000余平方米;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新建于2009年6月,建筑面积52000余平方米,作为主馆和沙河校区分馆并行使用。 P6,Uw8?2CL6;9k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馆藏总量240余万册,数字资源系统100余个平台/300余个数据库,其中电子图书400余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在线学位论文1000余万册,并自建特色数据库,如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学者、成电学术典藏集、自主学习系统、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等。 b7+,aM,~6Vk8+8w
图书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Sierra和资源发现系统Primo;建成由29台服务器和430TB存储组成的全虚拟化数字图书馆基础硬件平台;引进RFID技术,实现基于RFID的智能化流通管理;采用VPN技术支持读者远程访问,提供无线网络访问和手机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外设立移动式自助图书馆,建成泛在式全方位服务体系。 B7:1cs9-1He1,U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树立“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寻需而动”的服务理念,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不断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搭建 “学科服务”和“自主创新学习”两个特色型服务平台,为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提供优质、高效、完善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保障。 P2=,uh72hu8~6t
学科服务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积极探索并推进学科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书山揽胜、学海荡舟”校园行等系列活动。由学科咨询部牵头,整合全馆资源,主动深入学院、重点科研团队和学校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基于学术成果的数据挖掘与情报分析,为科研管理、学科规划、人才引进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与高质量分析报告,全面融入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发展体系。 T,!1Wl6+1NR2;8V
自主创新学习平台:加强特色学习区域建设,引领阅读时尚,激发读者阅读与创新的热情。构建基于创客空间理念的新技术体验区:内设苹果一体机、3D打印机、3D电视机、IPAD等数学模型加工平台等;建立配备高品质音响及3D投影的影像馆,提供多元化视听享受;打造“三品堂、蔚蓝书苑、01空间、经管之角、思溢阁”等主题阅览区;“单人研修室”为读者提供定制服务,“团队研修室”与学校竞赛组织活动相结合,服务院系团队。 c4=1zT7~6Yt,!4a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内设机构为四部一室,即公共服务部、资源建设部、学科咨询部、信息技术部及综合办公室,共有馆员89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9人,研究生学历占全馆馆员的58%;高级职称人员馆员占20%,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达到57.3%。图书馆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全方位提升图书馆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影响力,向着国际知名的特色性、研究型、开放式、资源丰富、管理先进的智慧图书馆迈进,成为读者学习交流、科研创新、修身养性的“天堂”。 S7!6ix6+4lw6!4U
历史沿革
创业之初 x8-5Wi9!7Re6-6N
1956年9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汇集了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类文献。从三校调集无线电类书刊6万7千册,加上购置的部分共有图书14万册。1956年馆舍面积823.35平方米。 N3;7BS8!4Ls4+9n
1959年5月6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办公室(59)电院字第81号《确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的通知》,根据院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试行条例,经院长确定蒋葆增助理为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邓光禄馆长为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于5月7日举行。 a7!4nH,-1IJ4+1J
1959年4月3日,四川省高等教育局(59)高人干字第138号文,同意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务委员会由77人组成。其中包括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邓光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蒋葆增。 O2?6Cf5:3SH22m
1960年,图书馆大楼建成,馆舍面积5778平方米。 X4.6wc2?10M54H
1966年,图书馆藏书达41万册,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i2-3uF9:,y09!,M
文革10年 Z,:1nV8:1hw6.7o
十年“文革”,成电与全国其它的高等学校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但成电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尽力排除干扰,在教学、科研、生产等各方面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Z9;4bs8~1zk1;4y
恢复时期 G12mo9-6ub1:1U
1978年4月8日,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健全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共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委员会(78)党字第21号《关于梁克勤等部分干部任免报告》,向中共成都市委提请部分干部的任免意见报告审查批示。其中包括拟调任成电一系系主任张汝云同志为成电图书馆主任。 A7.1ik8!4dD6!4C
1978年,经部务会议讨论,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宣函(1978)65号《关于张益等十一位通知任免职的批复》,批复中共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委员会提请的部分干部的任免意见报告审查。张汝云同志正式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 k3?9lz7.5UW3;8p
1978年6月12日,根据中央成都市委宣传部1978年5月29日成宣函(1978)65号文批复张汝云同志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的批复精神,为使干部职称一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组织处《关于刘聿明、陶浩、官树源由副主任改为副馆长的通知》,将图书馆副主任,刘聿明、陶浩、官树源三位同志的职称改为副馆长。 V8=1Zj8+7Gv4=6C
1978年7月17日,根据国家需要,1977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招收日语研究生10名,但缺乏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需订购“朝日新闻”、“世界”、“新潮”三种日文原版报刊,中共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我院图书馆订购79年日文原版报刊的报告》提请核准。 c7+6rB,+9De5.,m
1980年,建筑面积为7359平方米的图书馆新大楼落成,使图书馆馆舍容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年进书量达到4万册左右。 P1-5OE8?,zs1;9u
1983年,图书馆藏书量达78.9万册,电子科技类书刊比较齐全,约占全部藏书量的1/3以上。其中,外文书刊约占全部藏书量的1/3。 Q3.8Ko8+7Ku,:7M
在恢复时期,图书馆的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y7.5iF9+6VQ38d
初具规模 T12eo7~,oh2-2n
1989年,全国高校图工委对可能具备研究级水平的图书馆进行文献调查,经过统计分析,认为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电子学与计算机”类图书、文献,完全达到研究级水平。图书馆利用世行贷款购置了大量图书、文献、资料,充实了馆藏。同年9月,经四川省科委批准建立了“电子科技成果查新咨询服务分中心”,这在成都地区高校图书馆中尚属唯一。 b8;7gJ1!,jk4.7J
1994年底,图书馆藏书达115万余册,中外文电类期刊达1200余种。此时的图书馆以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文献采集为重点,适当照顾相关学科的文献采集。同时,提高文献管理自动化程度,建成局域网,开发文献资料集成管理系统,改善情报检索手段,与国际国内大型数据库联网,并通过公共信息网与全国大学及科技信息网联网,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电子与信息科学文献中心及大学公共信息网西南地区中继站。 m32Wv8+6XC2?9N
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已具备相当规模,并在电子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在馆藏方面,完整地收藏了美国的IEEE、SPIE,英国的IEE,日本的电子通信学会等世界著名学术机构的出版物,收藏之全、藏量之大,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K8!9wA4!3hf8=5W
快速发展 s5+,VO7?4KZ5+9Z
2009年6月,图书馆清水河校区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2000余平方米,作为主馆和沙河校区分馆并行使用。 v3!5Me5:9YW9;9l
2010年以来,围绕“创新、深入、融合”的核心理念,图书馆全面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发展体系,深入各院系所,为各单位开展持续服务。和院系合作共建“01空间”、“经管之角”、“英语之角”等主题阅览区;“独立研修室”与学校竞赛组织活动相结合,“团队研修室”服务院系团队;加强数字化建设,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引入RFID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借还书服务;建立校内自助图书馆,建设多媒体学习共享空间,用最先进的阅读工具,提供多元化视听享受。从而,扩展服务空间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K,.7hD3!1PX1-8k
伴随着电子科技大学六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图书馆也在不断积累与发展。通过加强现代数字图书馆建设,业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b3?2Gc9;8NH1+,x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