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SLRSS简介
为了推动遥感定量化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加强学科优势和部门优势,2003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ARSIS)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较强的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科技部批准并对外开放运行。通过联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既充分发挥了LARSIS的专业性强、实验条件完备的优势,又保持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专业齐全和学科交叉的特色,青年学生能提前参与研究,实现了大学和研究所强强联合,大幅提升了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其中两依托单位的实验室固定人员数比例为2:1。 J87Xj,?4kl8+5O
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进行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我国遥感界的一批骨干力量,引导了我国遥感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2012年,为加强遥感与数字地球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中国科学院决定由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联合组建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面向促进空天领域重大产出和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目标,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整合空天信息领域的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等三家单位,构建形成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的学科布局。实验室抓住这两次机构改革的机遇,完成了实体化运行体制改革,实现了财务和人事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优化和加强了研究队伍,进一步凝练了实验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两大科学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研能力。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施建成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郭华东院士。 Z,~,Li5+8BM,4F
中科院空天院分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a5=1DE7;8KR2~2t
北师大分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l4~7Lm5+5MO7=3A
历史沿革
1994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开放运行;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成立;2000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良好;2003年联合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良好;2005年建设验收通过;2010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良好;2012年依托单位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变更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2020年依托单位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变更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W,9os7!3kd1;,K
研究方向
实验室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遥感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提高地球三大循环系统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认知为突破,创建空间地球系统科学体系,推动航天遥感技术进步,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与灾害应急等国家需求。 Q6+1ci4~7Wv3+5Q
围绕上述战略定位,实验室布局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j7?4NK4:8tZ4~1Y
1. 遥感机理研究 A,:6qa4=1AG4+3o
研究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为新型传感器研发、遥感定量反演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t89QH3;8iP,+3c
2. 遥感定量反演前沿理论和方法研究 P36GI1!5Ga3-9D
研究多源遥感定量反演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地球系统关键要素的全球遥感产品生成能力。 W5!8Gr42RO8?1z
3. 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g8:,XB4=,xh9-2y
研究地球系统辐射与能量平衡、水循环、碳循环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遥感综合监测与模型同化,发展空间地球系统科学。 G7!1oP3=9UT3?1Y
4. 新型遥感技术研究 b9~1Fo2+1zE13r
研究新型遥感探测机理,研制新型遥感实验装备与传感器;研究遥感大数据智能信息提取技术,开拓遥感应用新领域。 t,=9oQ9-5Jj7:3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