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简介
三原史称“甲邑”,古称“池阳”,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为古京畿之地,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已有1570多年历史,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美誉。县域面积576.9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491265亩,辖1街道办9镇4中心172个行政村,全县户籍人口408165(2018年)。 A9?3Bk3:6Vs9;3s
三原地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弧心位置,东与临潼、富平、阎良相连,南与高陵接壤,西邻泾阳、淳化,北靠铜川新区、耀州区,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区和省会西安的北大门。三原距西安3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境内咸铜铁路横贯东西,延西高速(G6522)、包茂高速(G65)纵穿南北,210国道和108国道(关中环线)纵横交错,发展区位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规划中的阎良到咸阳机场的城际铁路从县城南部经过,并设有三原南站。 A6-5BA6~4Nu3?2V
三原是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副中心城市,县城建成区25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陕西省经济“十强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W6-8Et,;2gw9.8Y
2015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三原高新区。2017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19年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2019年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y5.4CK5!9EA3.7j
建制沿革
地名由来 v4!1mR9=8Fx5-4e
《元和郡县志》卷1京兆府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移龙桥镇,即今三原县治。 n5=2sZ68CR8~7E
历代沿革 Q2.3RV5;6Po4?4o
汉池阳县地,东汉时由于羌族作乱,永初五年(111年)之后,北地郡徙池阳县。 C7.7Vy1=9tu,:5N
前秦苻坚于县西北今淳化县固贤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名。 S2!9Ol9;1Kk,:5j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置三原县,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三原县治由今淳化县固贤迁今城关镇西北15千米清水谷。 S2?7mz2!1pW2-9R
北周析东北部设华池县。 F3:6CY5.1HC9;5A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华池县。 C9+9VO4-7gc8-5V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迁治清水谷南故任城,并更名池阳县;武德六年复迁治故地更名华池县,并析县境东北地另置三原县,属泉州;贞观元年(公元624年)撤销另置的三原县,复改华池县为三原县,属雍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属鼎州,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属雍州,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属京兆府。 j9.1mv46PG1!7C
五代梁属永平军。 y9.8yz5;9MK4+3h
五代唐属耀州。 G7=6XD1.6yK1~3r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原县治迁唐高祖献陵附近。 M1!8AH8~3yn6?1P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迁治龙桥镇(今城关镇)。 S,.8dx5+7ge2!2C
明、清属西安府。 f49Xl7=2GQ,;6I
1913年属关中道。 F2.,yX3;6Fa6-,x
1939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x94uo9;9mL2~9P
1949年5月16日,三原县解放,中共三原县委、三原县人民政府机关正式入城。 Z1=,NF5.9Tc2~7T
1953年,县改隶渭南地区。 t9?4tX9:9rG7=4Y
1956年10月改由省辖。 f3+7mN8-2qT8+3N
1984年,咸阳地区改市后,三原县为咸阳市辖县至今。 T9+2gn95bb6:1z
行政区划
历史辖区 v4;8wL1;7QQ1.9s
周代初,三原县是焦获的组成部分,猃狁族定居之所。 T4-4WS6:6GG9~3j
秦汉至西晋,与泾阳同为一域,治所先名泾阳,后曰池阳。秦属北地郡、汉属左冯翊。 Y2-9uv9=6QI5.9r
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设三原护军;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罢护军置三原县,属北地郡。三原之名始于前秦,护军幕府县治治所在今马额乡以北的耀县境内。 L34WO7+9tU1.7s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诏析北地郡之三原县为建忠郡,属北雍州。《北史·毛遐传》载:“明帝以鸿宾兄弟所定处多,乃改北地郡为北雍州,鸿宾为刺史。诏曰此以昼锦荣卿也,改三原县为建忠郡,以旌其兄弟”。 c4;5NI4.40J3:7j
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于三原县(境内)置北雍州治所。因永安年筑城,故名永安。故城在今淳化县小豆村。《陕西通志》:“毛鸿宾义栅即永安故城,有唐贞元间碑载此地遗事;今地属淳化,嘉靖间淳化人磨作儒学碑矣”。《贺志》:“毛鸿宾义栅在县西北六十里小杜村”。据此可知小杜村在淳化境内,今名小豆村;与三原县城北11公里之杨杜村实非一地。 C1:3Wa2~8QK4:3m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以县隶雍州,后属京兆。县治在永安镇(今富平境内淡村一带)。 U,-7gx7;4vn6=40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又徙(隋)故所,改华池县,仍分治三原县(《新唐书》作“析置三原县”),隶北泉州。“分治三原县”,即华池与三原并列,南北分治。华池县治在北,三原县治在南。 0,+,Ot9~6VR,5l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省(撤销)泉州,改华池县为三原县,隶雍州。《新唐书》载:“贞观元年,……华池改为三原县,永康陵在北十八里,献陵在东十八里,庄陵在西北五里,端陵在东十里。”按此方位,唐初池阳及贞观后之三原县治当在今西阳镇东北不远处。附近有城南管、城南李村可做参考确定县治处所;又据康马堡一带老辈居民回忆,民国时期当地有“古池阳”残碑一方,农人曾用作打土坯基石之用,所打土坯之上“池阳”二字,赫然在目。 c95yT1:1HF3.4D
五代梁朝,三原县属西安府,县治仍在西阳镇东北之故任城。 J,~3mx5:2od2.2B
五代的唐、晋、汉、周时、三原县改属耀州,县治在故任城。 G4~5cX,=5WN7;2q
宋、金、及元初,三原县仍属耀州府。县治在故任城。 f8!8IZ2?3CV1;8Z
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县治迁徙至龙桥镇,即今之三原县城。历七百余年。 i1!4Ls2+5ZV2~6H
明代,三原县先属耀州;后因西安省府公文、差旅,反溯倒行,实为不便,弘治三年(1490)改属西安府。清承明制,县名、隶属均无变化。 e8=,dp3;,pi2~,H
民国时期,先实行省、道、县三级建置,后废道,在省、县间设行政督察区。三原县属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第十区)。 h2=7ma4!9am2.9R
1949年5月14日三原解放,县人民政府迁入城内。县城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辖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7县。1950年5月撤销三原分区,县隶属咸阳地区。 u7;3Sh7.4US4+9R
1953年县改隶渭南地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 j31Vy2:3Od,=6C
1958年12月,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四县合并,统称三原县。合并的县人民委员会设在三原城关镇,辖14个公社;另设三原城市管区,辖城关镇。1961年8月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撤销泾、三、高、淳大县建制,恢复三原县制,隶属咸阳地区。 V9~5Ue7?7sQ7+5a
1984年,咸阳地区改市后,三原县为咸阳市辖县。 Q4.8GG78Sk2:5L
今辖区 e7.3kM,!5Ig5-1N
三原县辖城关街道办事处、渠岸镇、陂西镇、鲁桥镇、大程镇、西阳镇、 嵯峨镇、新兴镇、独李镇、陵前镇、城关街道办事处高渠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陂西镇安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陵前镇马额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大程镇徐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办9镇4中心所辖172个行政村。 L1+6uu1.6IW5:,p
城关街道办事处(16个) x3=1UA1:5FP6=4Z
东关村、水津村、五一村、油坊道、南关村、西关村、七一村、新庄村、新立村、大李村、南道村、土官村、龙桥村、五四村、西社村、麦刘村 x2+,ks,=3cS1?,r
渠岸镇(9个) V9;9ET9:9tz7?4W
兴隆村、名林村、渠岸村、惠家村、大吉村、大村王村、吴村盖村、黄毛村、仇阳村 v7!2ta4:5yr6.9O
陂西镇(13个) R8=1ud2:9LB3;1I
陂西村、渠家村、木赵村、大华村、西贾村、西邓村、王化村、庙东村、东尧村、大门村、南李村、三桥村、庙张村 i1?1tb54Sa5-3d
鲁桥镇(11个) c8-6DR1+4tS4?1k
西街村、楼底村、南街村、民联村、孟店村、东沟村、坊南村、峪口村、东里村、惜字村、武家村 H5!4NQ1+6uh7=7f
大程镇(12个) o2=2bc8?3jV84H
金尧村、东刘村、王店村、小王村、义和村、吴家村、太和村、屯王村、荆中村、大程村、西张村、等桥村 D2~,SC,.5ge9?2T
西阳镇(11个) E7~,Aw5+2kW1,H
东寨村、五泉东村、西北村、正风村、武官村、光明村、五泉西村、武官西村、马张村、西南村、五联村 P5:8EY1=2Ib9.1Z
嵯峨镇(20个) q72FQ5-3Dh7+3o
张岳村、三联村、大盘村、天井岸村、杏树碱村、屈家村、官庄村、小盘村、河西村、槐树坡村、唐陵村、冯村、寨子村、洪水村、杨家山村、杨杜村、赵家村、三社村、樊家河村、岳村 T5~2TY1+,ka6-7K
新兴镇(16个) F7;6wY8.2lG7=5c
曹惠村、岩尧村、丰王村、秦家村、张家坳村、和平村、五四村、焦寅村、红旗村、新兴村、南社村、五爱村、里寨村、牛安村、柏社村、塔凹村 K6-9Gf,:,FB4.8f
独李镇(13个) D6+,WJ8-5uy6;,z
新庄村、北李村、张刘村、仁里村、赵渠村、苏化村、刘官村、王马村、南仵村、双桥村、王店孙村、黄李村、蒋杨村 N8-8WJ2?2BU,+2L
陵前镇(12个) a1.1J02?,za3=3S
柴窑村、焦村、长坳村、曹师村、陵前村、甘涝村 d1+7LA4?2Qj3.9k
墩台村、口外村、上河村、铁家村、肖家村、大寨村 t4:7bK9;8ml,=3K
城关街道办事处高渠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个) S2?8ia1?8ww1:9Q
周肖村、申家村、八里焦村、丁留村、汤官村、西秦村、罗李村、和平村 C5=8Dm81SW5!2a
陂西镇安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1个) h63Cf8~3Vf9+1p
西毛村、蔡王村、山西庄村、新庄王村、东毛村、共富村、余渭村、雁北村、荣合新村、安乐村、桃李村 c3.6fY5.1QE6-7s
陵前镇马额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1个) E8+4KD9!5os3=8g
魏廻村、邓家村、新安村、邵村、郑家村、南王村、马额村、高家村、郝家村、文龙村、蒙家村 y,=6Sz8~4um,4x
大程镇徐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9个) k4=3cH,+7is8;5J
朱家湾村、桃沟村、老庙村、冯家塬村、福音村、毕家沟村、徐木村、苟家村、永和村 E6:9zf3+7Ve9?8B
自然地理
区域位置 r7!1vg4~5hl3:1a
三原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河以北,为省会西安市的北大门,距西安约30公里,咸阳约4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2公里,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北魏置县,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和白鹿原而得名。东与临潼、富平、阎良相连,南与高陵接壤,西邻泾阳、淳化,北靠铜川新区、耀州区,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 s6-3GA2-6PP1?1e
地形地貌 n,-,bU8!3ju4=8O
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362~1409米之间,南北以四十里原坡为界,东西以清河相隔,自然分割成三个明显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态,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整体地貌以平原、台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浊峪河和赵氏河。 l9.2sp,;70v1+4K
气候特征 d9~2uK2=5vo5;2A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降水517.7毫米,平均无霜期215天,太阳总辐射113.18千卡/cm2。 o4:7Pj3=,su2+,A
自然资源
矿产 H8?7fj6+7da1.1d
县境内除嵯峨山有少量奥陶系、二迭系、三迭系基岩出露外,其余大部地区均为第四系覆盖,矿产资源除石灰岩和少量的花岗岩、红砂石外,至今尚未发现其它种类。县境内分布最广的第四系全新统黄土状砂质粘土、亚粘土,是烧制砖瓦的优质原料。 F1+,tY5:1Yf7!3J
植物 y4-7Ax6;90P3=,d
本区林用地20619亩,其中有林地8287亩,占40.2%;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907亩,占4.4%。森林覆盖率为7.8%;树木覆盖度为2.5%,天然草地面积较大。 L4=3MX4=9Iv3+8Y
乔木主要有栎类、侧柏、榔榆、河北杨、山杏、山桃、杜梨等。 X9:5lk6.8bD5:7D
灌木主要有酸枣、连翅、密刺、蔷薇、橡子等。 b6?8dr9=5AS9!9C
草本植物有白草、菅草、艾蒿、铁杆蒿等及药用植物板蓝、何首乌、葛藤、金银花、丹参、防风、远志、苍术、茵陈、柴胡、地榆、穿山龙、紫花地丁、车前、马兰、蒲公英、苦参、漏芦、五加皮、麦冬、南沙参、黄精、麻黄、翻白草、艾叶、野菊花、黄芩、续断、杜仲、黄柏、山萸、甘草、射干、百合、甘遂、白头翁、天南星、仙鹤草、天麻、西洋参等共50余种。 I3=,du5!6Do,.9r
动物 U1;,ER3:4cc5?60
野生兽类主要有狼、豺、豹、豹猫、獾、狐、野猪、青羊(野羊)、狍(羊鹿子)、松鼠、仓鼠、鼢鼠、田鼠、黄鼠狼(黄鼬)、水貂、旱獭、野兔、蝙蝠等。 k1?2Ud6:2wf,4E
野生鸟类有鸬鹚(水老鸦、鱼鹰)、苍鹭、池鹭、黑鹳、鸳鸯、野鸭、老鹰、黄鹂(黄莺)、石鸡(嗄嗄鸡)、鹌鹑、雉(野鸡)、岩鸽(山石鸡)、斑鸠、大杜鹃(布谷鸟)、雕雀鹰(鹞子)、猫头鹰、夜鹰、燕子、麻雀、喜鹊、乌鸦、啄木鸟、山雀、山麻雀、蜡嘴雀等,主要分布沟壑崖缝或林中。 D1-9Fh78ze2-9Z
人文环境
人口 06~,eb8:1qb7~1Z
唐,宋人口较为稳定,元代锐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原县始有户口确数,查实3.27万人。清康熙诏“圣世滋丁,永不加赋”,鼓励人口增长。清末到民初,战争连年,灾疫交加,人口锐减。泾惠渠修成和陇海铁路通车,使三原县人口较快增长,基本稳定在10万左右。 Z,;6cy2;6qs34M
建国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较快。1965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收效甚微。1975年后,切实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一定的控制。 l4+4qp9=6aC2-7v
1990年三原县总人口36.01万,比1949年净增2.5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26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基本达到国家限定的指数,成为省、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g7=7ki1!9yl5!,B
2007年,三原县人口总户数为131047户,总人口为4066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077人。农业人口324581人,非农业人口8207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9.82%和20.18%。迁出人口4470人,迁入人口57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迁入2915人,迁出181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58‰,死亡率为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8‰。 W8-,Pg1;8LH8+8F
2010年,三原县户籍总人口为420316人,其中农业人口333437人,非农业人口86879人。总人口中男性212156人,女性208160人,人口性别比为101.92。总户数141196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人。全年出生率9.82‰,死亡率5.35‰,人口自然增长率4.47‰。 B7:5ui3+5Fp5!4i
2012年,三原县户籍总人口为423591人,其中农业人口279820人,非农业人口143771人。总人口中男性214144人,女性209447人,人口性别比为102.24。总户数143136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96人。常住人口40.6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1‰。 A94j07-5zY8!5n
201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416035人,其中城镇人口210830人,乡村人口205205人。总人口中男性210100人,女性205935人,人口性别比为102.2。年末全县总户数136588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04人。年末常住人口41.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7‰。 E1-7ce6.80A9?6I
2018年,全县年末总户数132905户,户籍总人口408165人,其中:城镇人口206879人,乡村人口201286人,年末常住人口41.7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06584人,女性201581人,人口性别比为102.8。全年出生4234人,人口出生率为9.1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以女孩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2‰。 x,~4Js73Sc1:1F
特产 a3~3zU8:6QT,;7m
疙瘩面 I9~8uN6.7le2:3l
系光绪年间城内“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者创制。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细品慢咽,回味悠长。该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克)。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 n1:1HA5-1xi3+5v
三原泡油糕 T7:,sM3.4Zd3;3E
泡油糕是三原县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包好放到花生油锅里炸,等面上一起泡,就捞出来,吃起来味道酥甜可口。面粉烫熟,加入辅料,入油锅炸制而成。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 T3+5ui5=6ay2.4E
蓼花糖 A3=5FS8+6Kp8~1k
三原县蓼花糖,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三原县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与芝麻仁两种。系用新鲜优质糯米,上等黄豆、白糖、植物油等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经选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条、制坯、阴干、贮存、发坯、油浸、炸制、浇浆、挂皮等24道工序制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从投料到出成品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F6=7kL8:6GP6=5h
经济
农业 R5:,eJ9?,Dc,+8I
建国前,农业科技落后,作物品种单一,栽培技术古老,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林业无成片森林。建国后,三原县进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兴水改土,发展农业科技,引进、培育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 v5;8ls2-6CM6,i
1965年,粮食、棉花总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1.2倍和2.4倍。后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1959~1961年,粮棉大减产。经过纠正高指标、浮夸风和“一平二调”等“左”的错误,至1966年,除棉花因虫、涝灾害有所减产外,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18.9%。“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只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农业民手中钱少,生活仍不富裕。 K7!3Wq8+6Ie6=3d
1990年,三原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8亿公斤,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增长39%,比1949年增长4倍,平均亩产比1978年和1949年分别增长73%和150%。油菜亩产92公斤,比1949年增长5倍多。烟叶播种面积从1970年以后,逐年增加,到1990年达到3.66万亩,亩产106公斤,总产量387.1万公斤。 L9-6lO6~8ns6-4U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7万亩,总产23.59万吨,其中:夏粮36.92万亩,总产12.31万吨;秋粮30.85万亩,总产11.28万吨,其中玉米27.34万亩,总产10.52万吨果园面积16.8万亩,总产18.49万吨。其中:苹果9.76万亩,桃1.9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3.75万亩,总产81.69万吨。油菜3.83万亩,总产6053吨。大牲畜存栏4.73万头,家禽存栏168万只。肉类总产量1.52万吨,其中:猪肉10467吨,家禽产肉量2625吨,禽蛋产量1.76万吨,奶类总产量3.87万吨,其中牛奶产量3.8万吨。 H5~7Qk9-6Dh2.3T
2012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5.07亿元,增长6.5%。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亩,总产20.65万吨,其中:夏粮36.18万亩,总产11.43万吨。果园面积18.07万亩,总产18.97万吨。其中:苹果11.2万亩,桃2.17万亩,柿子1.02万亩,葡萄1.0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8.79万亩,总产88.79万吨。油菜2.9万亩,总产3800吨。 w9-6eQ9-4kb3.8W
2016年,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25个,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41个,荣获国家级蔬菜生产基地县、省级苹果基地县 。 n9?4ah1.8SX3=4r
2017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步推进,投资7.65亿元的农村安全饮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电网改造等10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达到12个,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个,现代农业园区2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0个;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其中:新增农业科技推广基地1500亩;建成千亩以上绿色发展示范点12个,栽植苗木花卉2.49万亩;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4.1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3.58亿元,增速7.9%。 c,+9aU8?9vJ39z
2017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72万亩,总产19.49万吨,其中:夏粮34.22万亩,总产10.88万吨;秋粮25.50万亩,总产8.61万吨,其中玉米23.9万亩,总产8.19万吨。 z,=6je2:,dI3=4U
蔬菜播种面积40.63万亩,总产122.71万吨。油菜2.69 E5=8ux5=3kH1!1w
万亩,总产3863吨。果园总面积20.69万亩,总产21.16吨。其中:苹果13.33万亩,桃2.65万亩,柿子1.15万亩,葡萄1.4万亩。 t,.2FU74Bg67H
2017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5.17万头,奶牛存栏9208头,猪存栏11.56万头,羊存栏16.35万只,家禽存栏185.36 08~2jU,~4iZ1-9T
万只。肉类总产量1.70万吨,其中:猪肉11064吨,羊肉 d3:,jA4;4kI,:2D
863吨,牛肉1877吨,家禽产肉量3169吨,禽蛋产量2.29 I74pN8:3Cw1~2O
万吨,奶类总产量5.46万吨,其中牛奶产量3.56万吨。 o8-4aN3+3nF6?8d
2017年末,全县乡村从业人员175569人,其中从事农业81620人。 N3=9IG1+1FS1;3J
2017年末,全县耕地资源528670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92534亩。 U,?3bS4-7Pe6?5u
2018年,全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12个,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个,现代农业园区达到28个,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3个,现代园区建成面积达到23410亩。2018年末,全县乡村从业人员178281人,其中从事农业83610人。全县耕地资源527308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91265亩。 n2.2Xa,;4JP2~5u
201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01万亩,总产18.89万吨,其中:夏粮33.45万亩,总产10.39万吨;秋粮23.55万亩,总产8.49万吨,其中玉米22.95万亩,总产8.33万吨。 x76ha7;1eq9.5Y
2018年,蔬菜播种面积33.99万亩,总产115.77万吨。油菜1.09万亩,总产1599吨。果园总面积14.65万亩,总产16.29吨。其中:苹果10.41万亩,桃2.28万亩。 H74rx88QD8=5o
2018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8903头,奶牛存栏3966头,猪存栏2.27万头,羊存栏1.82万只,家禽存栏130.89万只。肉类总产量4448吨,其中:猪肉1896吨,羊肉363吨,牛肉471吨,家禽产肉量1696吨,禽蛋产量1.10万吨,奶类总产量2.74万吨,其中牛奶产量1.64万吨。 p,3pG,+7Bz,~1i
工业 Z4.2ZE,!1xU8=1W
建国后,人民政府扶持地方工业发展。1953年,三原县城关第一和第二铁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生产小型农业机械零配件。1955年,工业总产值523.2万元,比1953年增长1.3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5.8%。1956年,三原县建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2个,从业人员(包括国营工业)共计1317人。1957年,工业总产值690万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8.4%。从1958年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虽然1958~1959年工业生产总产值增加,但1961~1962年却接连大幅度下降。1978年,三原县工业企业共8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28个,集体所有制57个;三原县工业总产值359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26%。 s4;2FR2~4sN1-1S
1990年,三原县工业企业共2001个,其中集体所有制222个,个体1747个;工业总产值2.62亿元,其中集体所有制1.38亿元,个体7442万元。 C8~8Hl7:6NG7.6C
2012年,三原县工业实现增加值59.1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8.95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0.96亿元,同比增长29.22%。按属性分,重工业完成75.14亿元,同比增长34.31%;轻工业完成105.82亿元,同比增长25.84%。支柱产业中:食品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53.16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63%;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1.4亿元,占比为28.4%;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10.5亿元,占比为5.8%;冶金建材工业完成产值38.92亿元,占比为21.51%;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3.08亿元,占比为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饲料348354吨,乳制品1143.3吨,中成药1080.5吨,钢材313738吨,水泥614927吨,化肥54589吨。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1%。 06+1bI7?5qi7:5w
2014年三原县生产总值完成160.13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34亿元,同比增长18.15 %;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56.18亿元,同比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15亿元,同比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06亿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561元,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46元,同比增长12.9%。 R6=8DE5:1qc6:2B
2015年生产总值完成177.63亿元,同比增长11.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1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10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00元,同比增长12%。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18.5 %;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86.16亿元,同比增长18.2%,名列全市第二;非公经济实现总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5.4%,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55.55%。 O6.4So2+1Uy28S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5亿元,是2011年的2.54倍,年均增长20.5%。成功创建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原县成为全市唯一拥有省级高新区的县区 。 T39eW490y5!3y
2017年,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工业发展“3+1111”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新培育规模企业14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38亿元,同比增长12.6%。以创业创新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投资2.6亿元的香油产业园创业创新基地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香油小镇项目成功签约,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2532户,新增私营企业589户,个转企92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122.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8.4%。 b4!7SI8-2Da5+2D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7.02亿元,增速24.7%。按属性分,重工业完成211.8亿元,同比增长32.5%;轻工业完成245.2亿元,同比增长18.6%。支柱产业中:食品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115.07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5.18%;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6.9亿元,占比为17.39%;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52.99亿元,占比为11.59%;冶金建材工业完成产值66.36亿元,占比为14.52%;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7.74亿元,占比为1.69%;饮料制造业完成产值37.35亿元,占比为8.17%。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饲料55.4万吨,乳制品0.3万吨,中成药0.2万吨,钢材15.3万吨,水泥55万吨,软饮料46.6万吨。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2%。 e5.7gC9~5fx1=,A
20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3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5.11亿元,同比增长9.6%。 B7+4ao6!6Xv,-9u
全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03.6亿元,同比增长17.5%;按属性分,重工业完成227.6亿元,增长21.1%;轻工业完成276.2亿元,同比增长14.7%。支柱产业中:食品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37亿元,占比为7.3%;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9亿元,占比为15.7%;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50.1亿元,占比为9.9%;冶金建材工业完成产值25.4亿元,占比为5%;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8.3亿元,占比为1.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饲料40.2万吨,乳制品0.2万吨,中成药0.3万吨,钢材15万吨,水泥29.5万吨,软饮料37.4万吨。 O6?1Px7.6tg1+3S
社会事业
卫生 J2~10i4~7Fm,!6I
民国30年(1941)至建国前,县内有医院、诊所24处,有名望的医生48人,病床20余张,医护人员100多人。民国21年(1932)虎烈拉(霍乱)流行,三原县死亡508人。1949年,三原县人均寿命不足40岁。 n8=3pW5~8gP6!8w
建国后,建立健三原县级医疗、防疫、保健机构,实行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制度,防治各种多发疾病。1952年在五个区新建5所卫生所。 o5:30o8;7sm9+7B
1990年,单位医疗组织共有职工212名,医疗技术人员181人,其中有中西医师(士)121名,设置病床123张,为三原县防病治病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W2;1Ss4~,bJ5!2U
2010年,县医院急救中心住院大楼主体基本竣工,乡镇卫生院的改建也在逐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药品“三统一”工作稳步推进。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6个,床位1168床,卫生技术人员数2492人。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20个。 x1;,Qj5.2Ls5!3K
2012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药品“三统一”及零差率销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三原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床位1342床,卫生技术人员数2739人。新建村级标准卫生室65个。 h7~6iE,.4eU9?6m
2015年,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9个,其中: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个;床位数1791个;卫生技术人员数3017人;村级标准卫生室达到347个。 U1.9NQ3~3LU9!3S
2016年,完成了县医院、中医院和9所乡镇卫生院、156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改扩建工程,分级诊疗稳步推进,县内就诊率达到86.1%,新农合参保率高达99.94%。 r1+,kd6.3xN35I
2017年,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在全县19家公立医院开通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4个,其中: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村级标准卫生室达到347个;床位数1800个;卫生技术人员数3505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总诊疗人次数达到169.3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5人。 g,:,av8-8RY9+2A
2018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6个,其中: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村级标准卫生室达到340个;床位数1915个;卫生技术人员数402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98人,全年总诊疗人次数达到231.56万人次。全县综合医改取得明显成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新一轮全国中医药先进县。 E8=4xS7=1hQ7-5a
教育 R4!5Xh6~5Y0,;3k
1949年5月14日,三原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将原有学校逐渐予以接管、整顿,对教职员进行思想改造,开展师资培训;废除训育制度,取消公民课;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面向工农兵,工农子女入学显著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余教育形成热潮,卓有成效。 a9-5Yz7;4ku8+8C
1957年,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受“浮夸风”影响,教育盲目“大跃进”,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v3;7DL,4yH2:5D
1961年后,调整学校布局,缩短战线,提高质量,教育事业又稳步发展。至1965年,三原县中学发展到11所,学生4206名;小学333所,学生39473名。 L9.,oN1!2nt2-60
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86年,三原县共有高中6所,初中24所,在校学生21861人;小学197所,在校学生37970人,三原县入学人数达59831人,比1949年增长近5倍。 y4?2kI7?5cu2;5j
1990年,三原县有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初中26所,完全小学166所,教学点57个,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1所。三原县共有中、小学生53574人,教职员工3676名,其中公办教师2406人,民办教师1207人。工农文化技术业余教育也不断完善提高。 a65Hq24RE86p
2010年,三原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6%;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250人;共招生1900人。共有各类学校103所,其中小学83所,初中17所,高中3所。各类专任教师495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25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702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3092,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31985人。 Z7.6xf5+3SJ4:2C
2012年,三原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1%;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693人,;共招生1892人。共有各类学校98所,其中小学78所,初中17所,高中3所。各类专任教师4799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10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487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160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9653人。2012年新建中心幼儿园9所。 S1!4tO37NA3!6q
2015年,我县共有各类学校84所,其中小学64所,初中17所,高中3所。共有各类专任教师3822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90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13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940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8227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人数8774人、高中在校学生人数9453人。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97%;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县共招生3701人;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394人,高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验收。 S9;6Dc15CN84X
2017年,全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2所,其中小学71所,初中18所,高中3所(含职校),普惠性幼儿园74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77.9%。2017年年末共有各类专任教师3402人(含幼儿园),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51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65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149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7151人(其中:初中8275人,高中8876人)。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97%;职业教育全县招生1200人。2017年高考工作再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1181人,二本上线率达到49.8%,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P,!,mN5:4MQ6;1E
2018年,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1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6.5%;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2.49%;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195人,二本上线率达54.9%,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全县招生352人;义务教育段“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起始年级学生人数全部控制在56人以下。 C,?3jX3+8mQ9!8q
2018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0所,其中小学70所,初中16所,高中3所(含职校);年末共有各类专任教师3879人(含幼儿园),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80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78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2871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4472人。 v9:7Hw2!4eX1+7b
科技 I63jk8;2vZ1!7a
1980年8月1日,三原县职称评定委员会公布有技术职称的 A9!6cS4~1yO69V
科技人员名单。其中:工程师3人,助工24人,助理农艺师 V1~5Wt8-6E08:2u
3人,工业技术员27人,农业技术员21人,共计78人。 F1!9zV,+4Ta6-4A
1981年上半年,公布第三批名单,各类技术职称人员增至 N,2zQ7=4Tn2~7F
127名。1981年11月15日,三原县职称评定委员会对职称 h2-5nq2;5nt3~9S
评定工作复查,重新公布技术职称名单,各类技术职称人员共计16名。 x,=9qw5~2BI8+2l
1985年,共有科技人员1101人,被授予专业技术职称的601人。其中:工程师21人,农艺师4人,畜牧师1人,兽医师2人,主治医师35人;助理工程师67人,助理农艺师30人,助理畜牧师9人,医师137人,工业技术人员51人,农业技术员30人,兽医员9人,护(医)士195人;其他技术人员201人,助理会计师13人、会计员48人、统计员8人、中教5级125人、小教3级5人、记者2人。 U7~9fo8+3En1!,s
1990年底,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级别职称(含教育系统)共3050人。其中高级职称107人,中级职称803人,初级职称(包括助理级、员级)2135人。 l77td7:,xD3!,C
2010年,围绕新农村建设,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力度进一步加大。新栽植中早熟苹果1.2万亩,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63个。 N7?3FX12bB2-7t
2012年,三原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3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11项;取得科技成果14项;申报国家专利40项。 t77bL5~3Yf,;3O
2017年,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6项,其中: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7项;申报国家专利84项,授权118项;全县共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 l7!,rx8~1zM2+7o
2018年,全县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预计R&D投入强度为0.5%,技术交易额完成6.7亿元,完成发明专利申请80件,完成全要素生产率29%,2018年,全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利授权860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8.2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科技对经济贡献率51%,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县共有科技人员650余人,为贫困村配备15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县申请符合产业发展的发明专利31件,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标准化企业2家,培育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高新区入住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家。 d8:9LX4+,QA6~7t
交通 S2=3iB7.8NC4:8X
1959年,县内各公社之间已有干线相连,公路畅通。但营运仍以马车和人力车为主;过境国道、省道狭窄, R4!2YW81Om9?8n
路面质量达不到标准,不能适应大流量营运需求。1960至1965年,结合农田基建,改造县乡公路。至1976年,县境内国省干线全部改造为次高级路面。同时,各单位自用汽车大量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先后在清河上架起四座现代化大型公路桥梁和两座铁路立交桥。1987年实现乡乡通油路。1992年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西铜公路建成通车。 s6~2xA,-6Dr7.2S
1990年,三原县有次高级路面公路217.1公里,形成了由一级公路为主干,省、市、县干路相联钴的四(条)纵、六(条)横的交通网络。有各种汽车1406辆,拖拉机3000余台,年客运量达198万多人次,客运周转量2665万人公里,货运量184万吨,周转量14853万吨公里。 t7?2hi8:1iN7~8l
2010年,新建通村公路48.6公里,三原县通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通过陕西省农村公路交通示范县创建验收;池阳大桥主体竣工。 R9~5Ng4!6bT6;,b
2012年,三原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33公里,营运的载客班线汽车130辆、载货汽车906辆。 K8~6An9!6Cc9=9l
2015年,池阳大街西延段续建,三高路拓宽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完善通村公路45.8公里,新建改建镇村道路27条83公里,城乡交通状况进一步改观,商贸物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a9.1oB7.5vA3:1F
2017年,三原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投资5800万元,完成了东三路中段、东五路、工业一路等10余条城市道路及人行道改造工程。2017年,全县镇村建设不断加强,城镇设施更趋完善。投资1.05亿元,完成了洪马路、三新路、三马路、洪小路、朱峪公路等道路改建工程;投资3354万元,完成了3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和121.3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投资5100万元,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20公里。完成绿化造林1.5万亩,绿化农村道路25公里。 p6.5Qz8;,Bv9=3L
2018年,实施了临履大街、东五路南段等5条城市道路及部分雨污分流主管网改造工程,改变了近年来城市道路给排水设施差的状况。4座城市主题公园中清林广场已建成对市民开放,城市运动公园已完成大部分工程量,预计2019年上半年竣工交付使用。完成了长巷、胡家巷、明林新村、三里窑等8条背街小巷改造,完善了部分街区的绿化、靓化、美化设施。 e84DC13Uw5-3A
民生 s9~3lt2-3iy9?5O
2014年民生支出14.1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68%。投资2.25亿元,实施了119个“双高双普”创建项目,高标准改造了教育办学设施,全县所有学校告别了土操场,实现了教学信息化和体音美设施配备全覆盖。投资3000万元,配备完善了城乡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一举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验收。新兴柏社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投资1500多万元,新打应急水源井8眼,建立了城区供水应急水源体系。投资3.6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890套。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408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00万元。城乡医保、扶贫帮困等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县医院被国家卫计委列入重点扶持500家县级医院之一。宏道书院、唐永康陵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生产“三化”建设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十大工程”进展顺利,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f9;,Il6~2YD6=,0
201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92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3元,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 b9~2vD4~2DV4-2B
2016年,累计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达8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7%以上。“三告别”工程圆满收官,精准脱贫战鼓正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70户,移民搬迁1726户6836人。 X1-8fd9?6xk6!6I
2017年,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全年用于民生领域的资金达到2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9.57%,投资16.47亿元的8大类279件民生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6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02万元。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居民养老、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各类补助救助资金4.3亿元。 b,-5zR4+1gy7~8m
2018年民生保障,全年累计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达到22.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8.9%。投资21.83亿元的9大类280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各类补助救助资金4.7亿元,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和三原县儿童福利院项目已建设完成。 I6?4cv,=3AA6-4x
城乡建设 S82CX31rC6=9O
2019年12月19日,三原县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u28jO7-6om4!2m
2020年5月29日,三原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c1-5nc1=1vG6:2r
文化
2018年,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活动595场次,举办培训活动700余场次,举办艺术演出50场次。全县141个行政村共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3个,达标率为75.3%。在83所学校开展爱国教育片放映124场次,参加观影学生2.5万人;放映广场、社区电影169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205场。在全县范围开展“走进新时代、文化进乡村”惠民系列演出活动145场次。赴港澳圆满举办了三原书画作品展及交流活动,承办了国际自行车邀请赛、全国红拳大赛、省十六运乒乓球赛等10余场大型赛事,荣获了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称号。中国工农红军三原地区出师抗日81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红色电影《三原一九三七》顺利杀青,“红色渭北,人文三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P7+2L07!1AR,.1L
民间社火 r8.,IG6+8pu,4i
春节期间,民间有耍社火的传统习俗。社火内容以狮舞、走马、旱船、龙灯、大头和尚、高跷较为普遍,个别地区有独特的形式。民间社火由农民自由结社,大多以村为单位,也有数村(称社)合作者,领头的叫会首,春节前由会首组织排练节目,筹措经费。演出前给邻村或商号、富户下红帖,演出后收帖者需付赏钱或食品。50年代以后,民间社火由乡、村组织,费用由集体开支。 w,3Il2+6nN6!7k
民间工艺品 E6+5zi6?7I06?2F
剪纸 u1!4CM9=7hZ3:6o
窗花剪纸艺术,最早流行于北部原区,适于窑洞装饰,其历史不下千年。过年或结婚,剪纸贴窗,必不可少。其种类多为各种双喜、花卉、翎毛图案,精巧者有“喜鹊闹梅”、“凤凰戏牡丹”等。从事剪纸工艺者多系农村妇女。建国后剪纸被列入美术绘画序列。 H4.4OK9.8pG8~,T
刺绣 l3!9ms5-6qe5+2a
刺绣是农村妇女的一种手工艺,北原一带较为流行,与剪纸流行历史相近。一般用于儿童和妇女的鞋头,小儿背搭、枕头、门帘、信插等。所绣多为花、鸟、鱼、虫。明、清及民国时期,龙桥铺面有几家丝绣、专门刺绣裙裾、戏装。建国后70年代发展为缝纫机刺绣,种类又有门帘、床围、被罩等。 x8=6QS8!1rJ7~3t
旅游
三原城隍庙 o6.6yT2!,TG3!8B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全国保存最完整 q12oK7~2ZW6?3L
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位于三原县城东渠岸街中部。总建筑面积1.3 D2.,Jr6!9bG6:4E
万平方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唐代名 z,-8ar9+5PE1=6i
将三原人李靖。城隍庙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 K4?4NW5+1KI2;8m
廊、庑、坊、亭等40多座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 z9!7sP7,YT9+5a
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排 n8.6XP5!6ou4~7E
坊、五座重檐殿楼。应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拜殿、陪 P9.90T6-8Sa5!5J
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 I3-4XS2+6Ip7~1O
文峰木塔位于三原县城东南10华里的安乐乡中王堡,建于 t2!6Af2;9ms2~7L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陕西唯一一座木质古塔。 K92vJ6+1xZ1.6f
塔共三层,六角攒顶,四重檐,冀角高挑。塔高24米, y3~4UT7+1xS9+1P
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塔基之上,塔台与北侧大殿之间 d5:5ZL,;9UG2.,b
有砖筑坡道相连。塔内设有扶梯,拾级而上可到二、三层。 06;5FO1=3bp7+7g
古龙桥 H9:6IU,:8Rd1?6k
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横跨于三原南北两城间的清浴河河谷上,由工部尚书温纯集资倡导修建。桥的建筑设计采用三孔拱桥形式,桥长110米,宽11米,桥身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青石筑铺,两侧石雕栏杆,上刻人物花卉,桥体造型宏伟壮观,是陕西现存的一座古建石拱桥。 M,~6KX4-9tr4~3g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是对古龙桥的形象描绘。 K8.7KI81Ot1-1y
于右任故居 t8?8Ta4.6p048L
于右任故居是中国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居所,位于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于右任经常在回忆中提及的“三间老屋一株槐”院落及其伯母房太夫人居住过 k1?6FY2!5kz5-2j
的院落,已全面维修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参观故居展出的于先生生前用过的器具及图文等,将更加感受先生一生发展家乡教育业、兴修水利、兴办农场等造福桑梓的乡情。 o5-3Pj6-9mP7;7x
李靖故居 T,-8hn7;2Cm1:2f
李靖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9华里的鲁桥镇东里堡, M6+7QC8:5bC19i
是驰名渭北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48亩,为唐 a6;1kU1;2bh9=2O
卫国公李靖修建。园内亭、台、楼、阁建造奇 U9.5lD3.2Tx4:9j
巧,名花异树,更有鱼池,石舫、假山、奇石、 Q8.2dk3+1DF,!1g
“关中八景”缩影等建筑景观合理布于园内,使 e3+1SK3!7Vc9:4I
整个园林步移景异。1918年,靖国军司令部 K,;5xA7~4pi4~4w
曾设于此,1930年始,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 j6;1Dx9-2fr2-1h
在此居住,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曾亲临此园。 N1+7xH2.3mQ3!5t
历史名人
李靖(571~649年),字药师,唐代著名军事家。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他生长在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朝任过刺史,父亲李诠在隋朝担任过郡守,其母韩氏通书画。李靖自幼受母亲薰陶,喜习经史,工书法,尤其喜欢学习兵法战策。 d5+3oh2=5Vz6:1m
王恕(1416~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明代大臣、学者,陕西三原县人。王恕于正统十三年(1448)中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进左寺副。至弘治六年(1493)退休,为官46年,刚正清廉,始终一致,家居时专心著述,编集《历代名臣谏议录》124卷,耄而好学。深得全国百姓敬仰。于正德三年(1508)四月去世,终年93岁。他平日饭量很大,临终时略有减少,闭户独坐而死。他的著作有《玩易意见》、《石渠意见》、《王端毅(谥号)文集》等。 c8?,Tu9:5nt1=6O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S5:3Mv7;2VS1.5q
刘自椟(1914~2001),号迟斋,男,汉族。生于圣哲辈出、文风极盛的于右任故里三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他“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书法四体具佳,尤以篆书为最。沈鹏、谷溪先生所撰《刘自椟书法选·序》中评:“刘自椟以刚与柔与渴三种因素互相渗透奠定了他成为当代颇有成就的篆书家的地位。”出版《刘自椟书法选》、《刘自椟书法艺术颉英》等。 E6:6mz1?9jf2~2e
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历史上确有其人。周莹据传天资聪颖,进入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并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其夫吴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吴家逐渐家道中落。但她一直信守承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独创精神,历经坎坷终于建立起了陕西吴氏“商业帝国”,而她也成为当时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成功女商人。周莹终生未再嫁,她的一生都在商海博弈,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她广济百姓的义举和远见卓识的经商理念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 。 E2!9IT2?3xl74m
温纯,字希文,三原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任知县、巡抚、吏、工部尚书等职。《明史》载:“(温)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允称名臣”。他一生为创建地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虽三朝为官而家无积,是三原古龙桥的倡建者。 H1!4vy54UA4+6o
城市荣誉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x8?5aP6+6qA5:2x
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m1=1ZT2:,ym,;3h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z67Bk2,Sz8+9w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三原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b44RU31bx,-1b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T,!1Qw3;4XI2.3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