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支柱院系,拥有“江南文枢”的美誉,是我国高等文科教育的东南重镇、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唐圭璋、孙望、段熙仲、徐复等诸多学术大师曾经长期耕耘于此,形成了深博厚重的学术底蕴和严谨朴实的治学传统。1997年,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博大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学风、创新的机制、一流的师资、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跻身于全国高校人文学科的前列,并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64人。现有本科生、研究生共计约1600人。 e9!2gx3~4MN2+9M
一、教学单位 C1;6mv8;,wG6;3Y
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文献与信息学系、电影电视学系、秘书学系等五个教学单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古代文学教研室、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文艺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写作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学院拥有两个国家级基地(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w6!7fa9!7bV9;1i
二、行政机构 O6:1DF4=2mr5-5k
学院下设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本科生教学办公室、学科与科研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等七个办公室。 P4.5RE5.9Fc2:7t
三、科研机构 k4?5Ea7:8rA9-2G
学院下设有十六个研究机构,其中三个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江苏当代作家研究基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六个学校重点研究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古典文献研究中心、词学研究中心、文体学与文体应用研究中心),七个校级一般机构(影视艺术研究所、对外协作研究中心、综合语言实验室、语言发展与障碍研究中心、民国旧体文学文化研究所、全民阅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跨界融合创意创作院)。 G1=9xz1+7uL2!9c
四、学位点和专业 P7.,vU9:5sv,1y
学院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戏剧影视学),涵盖九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应用文体学、戏剧与影视学)、九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应用文体学、戏剧与影视学),另设一个出版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d3;2dc5.2V07-5i
学院设置六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秘书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言、古典文献学)。 i9.6vu51ss4.8M
五、学科平台 d6.4WP31nI9=4o
中国语言文学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总体排名位居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10%。在2018年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位列全国第六位,“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位列全国第十四位。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两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一个江苏高校A类优势学科,一个江苏省品牌专业。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八项(其中四项获得滚动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一项(以“优秀”等级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七项;国家社科一般、青年、后期资助、学术外译项目三十四项。相关学术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十三项,三等奖十一项;四部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H6+4UX3.2pX8!7r
六、师资队伍 A,=3Rf9!,Xh1=5G
学院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融合人文-教育-科技-康复的语言学交叉创新研究);拥有一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两名国家级教学名师;钟振振、赵生群教授分别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徐克谦教授担任国际普遍对话学会(ISUD)副主席;拥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一人、第二层次一人、第三层次四人。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近年来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一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两门;一项教学成果获评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l,=5QZ6;8jh1=,x
七、其他机构 X1.2zl88St2~2b
学院拥有三个正式刊物:《历史文献研究》(CSSCI来源集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文教资料》(省级期刊)。 b62gM4!9dQ6.9A
学院历史
1952年9月5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阶段,孙望先生受命负责筹建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并担任系主任。根据当时所了解的情况,老一辈的专家教授如胡小石、方光焘、陈中凡等肯定留在原地南京大学中文系,于是他提出一个要求:请将原金陵大学的徐复教授分来南师。 R,-3ly1,pL1=,Z
版权所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中大楼 o3;,Rr1?5IA2:2v
1952-1966年:艰难曲折的创业期
一、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正式成立 q31WP,?1qX5:7A
1952年9月5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阶段,孙望先生受命负责筹建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并担任系主任。根据当时所了解的情况,老一辈的专家教授如胡小石、方光焘、陈中凡等肯定留在原地南京大学中文系,于是他提出一个要求:请将原金陵大学的徐复教授分来南师。徐复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与孙先生是同窗好友、莫逆之交,对他的邀请当即慨然允诺;而后孙望又挑选了数位年轻教师,一同来到南师工作。9月13日,在南师礼堂(原金女大礼堂)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中文系教职工名单赫然在列,仅区区七人。他们是:主任孙望教授,副主任刘开荣副教授,还有徐复教授、沈蔚德副教授、王冰洋讲师、张文潜助教以及文书章树东。他们是南师中文系的开创者、奠基人。孙望先生千方百计招罗人才,扩大教师队伍;招收国家急需的学生,确定培养中学人民教师的目标,明确师范化的培养方向。1952年首届招收本科生20人。1953年招生100人,包括一年制培训生、两年制专科生、四年制本科生。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汪靖洋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来系工作,上官艾明、金启华分别从新华日报社、山东师范学院调入任教,身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的词学大师唐圭璋希望调回南京,经组织协调,终于顺利调入南师中文系,成为古代文学专业的领军人物。系主任孙望先生殚精竭虑,劳累过度,1953年3月吐血病倒,被送往上海治疗。 g,+4mF7+8Vr4;30
1955—1956年,中文系进入第一个创业大发展阶段。根据教育部门要求,江苏师范学院办学重点以理科为主,南京师院以文科为主,于是江苏师院中文系全部并入南师中文系,其中有不少是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教授;1956年又调进名教授段熙仲。这两年,学院从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留校工作,扩充了青年教师队伍,中文系群贤毕至,组成了一支以一流学者为核心、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生机勃勃,群星璀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门类齐全,并各有全国著名学者领衔主持,系主任孙望教授是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副主任徐铭延教授、刘开荣教授,各有学术专长。古典文学组主任是词学专家唐圭璋教授,副主任是先秦文学专家杨白桦教授,成员有段熙仲、钱仲联、孙望、徐铭延、金启华、羊达之等教授,还有常国武、潘君昭、乔国璋等讲师。现代文学组主任是沈蔚德副教授,副主任是吴奔星教授,成员有鲁迅研究专家朱彤教授、上官艾明讲师、青年助教陈振国等。语言组主任是廖序东教授,成员有朴学专家徐复教授,张拱贵副教授,资深教员施肖丞、葛毅卿,以及应启后、汪涵光、陶焕清等青年教师。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组主任是陈国桦教授,成员有吴调公、许汝祉、汪靖洋、陆协新、王惠珍。写作、教材教法组主任是钱震夏、于满川,成员有陈志刚、陈光仪等。当时中文系的师资队伍已由1952年初创时的七人,扩充为五十多人,主要的二级学科均有名家担任学术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构筑起一座初具规模、实力较强、声播文坛的学科大厦,成为许多青年学子向往的求学圣地。这些教师,以卓越的学术成就、精湛的教学艺术、崇高的师表风范,建构了优良的师教学风,极大地提高了南师中文系在教育界、学术界的地位。国学大师、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小石曾赞赏道:“你们的实力已超过南大中文系了。”在古代文学特别是先秦文学、唐宋文学,以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南师中文系在国内高校中已处于领先地位。唐圭璋先生领衔的词学文献研究与杭州大学夏承焘先生领衔的词人谱牒研究,双峰并峙,.各领风骚,并称为全国两大词学中心。研究现代汉语的廖序东教授、研究古代汉语的徐复教授,均为各自专业中的领军人物。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吴奔星教授,留学美国的美学专家朱彤教授也蜚声文坛。与此同时,南京大学中文系与南京师院中文系互通有无,互相交流,孙望、徐复等曾到南大讲课,南大陈瘦竹等知名学者也常到南师中文系授课,互相促进,共同得益,树立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这是南京师院中文系创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S3!1eF7-7Rs69m
发展总有曲折。1957年,大鸣大放,后又反右,吴奔星教授以及张拱贵、周镜泉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学生中错划右派者多达38人,中文学科发展中首次受到了挫折。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徐州师专升格为徐州师院,语言学名家廖序东教授调任该院任中文系主任,吴奔星教授被划右派后也抱憾随调前往,中文系损失了两员大将。1958年,江苏师院重建中文系,南师中文系副主任刘开荣调任该校中文系主任,随行的还有刚来南师中文系一年的资深 学者钱仲联,以及青年教师耿逸平、孙琪、翁寿元、于文龙、应启后等;另有一些青年教师调往南通师专、镇江师专、淮阴师专,人才济济的南师中文系又削弱了一些力量,但原江苏师院并入的著名教授和主要骨干仍保留了下来。直至1966年“文革”开始,尽管有政治运动的干扰,人员有进有出,总体上依旧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 t8-5uR9+1qF7=7a
二、中文学科的初步业绩 o5=1iy9~5Kf8+60
这一时期,中文系学科建设的突出业绩主要有: T6-3jn5~,aB4!7k
(一) 确立了学科建设的教育目标。 a6!3ik4;7TD3+5M
我校是江苏省重点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高中语文师资,同时兼顾新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的进修与培养。 K1-8Dr4~4MJ6:4D
(二) 扩充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结构,实行专家、教授传帮带的进修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师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除少量名校毕业生分配到系外,主要依靠本系历届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他们是: M7!7IS1!1yF1;4p
1956年 陈振国 盛思明 陆协新 耿逸平 朱林清 w1;90Y2?2fL5-7D
1957年 庄长元 鲍善本 马和顺 F4.,jI8=8kw6,V
1958年 曹济平 钱平风 王 球 N9=3Le5!9ti7-6S
1959年 吴树兴 D44KA4?8JM9!4f
1960年 谈凤梁 张纯一 汤大民 董介人 王志超 贺国璋 钟 陵 凌焕新 t1?8KD6~7ZS6!5o
张 瑗 陆荣秀 k9?6iC6!6Ne1-2s
1961年 王臻中 郁贤皓 程 均 王长俊 黄浩森 朱明雄 胡显银 李晋荃 c3~1BR7+9fn6;1u
胡淳南 李锁华 O2;6Wp17Ex6~4I
1963年 顾明道 匡茂林 v9?,DM,.50U5!6U
1964年 余苏宁 李菊先 龚宝金 朱莹选 T9!3JN7!7hK6=3e
1965年 张培元 何永康 王新民 张海保 l2=8Oz7=1YJ2.6U
这些留校的青年教师在专家、名师的指导下,后来大都成为中文学科的学术骨干。有的担任党政方面的领导,有的成为学有专攻的接班人、名教授,使中文系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与发扬。 e2=2KA88HE3-5g
(三)以教学为主,专家、教授亲上教学第一线授课,释疑解难,言传身教,培育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学风。 u8:3Xn2-7Wd1,t
古代文学:杨白桦教授、段熙仲教授、孙望教授、金启华教授、唐圭璋教授 m2=1iT3.4Xi4~6V
现代文学:朱彤教授、吴奔星教授、沈蔚德副教授 J66pv9.8ye9;4o
现代汉语:廖序东教授、张拱贵副教授、葛毅卿教员 H9+,Yv5+9WG8+6V
古代汉语:徐复教授、施肖丞教员 b4;6nN3+,Wg5-9O
文艺理论:吴调公教员、钱震夏教员 F46zy5.2Ne4+6g
外国文学:陈国桦教授、许汝祉教员 f1-,Ny7+,cn6!,A
这些资深教授和教员(原本是教授,因故改为教员)业务水平高超,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如杨白桦教授的《诗经》、《楚辞》课讲解翔实,深入浅出,承传乃父胡小石先生的家法,旁征博引,释疑解惑,亲切生动,学生好评如潮。现代文学教授朱彤讲课,观点新颖,材料丰富,具有原创性和思辨性。他有一流的讲授技巧与口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文采斐然,听他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经常旁听者甚众,济济一堂。有人戏言:“四年中没有听过朱彤教授的课,就算白来中文系了。”唐圭璋先生由于体弱多病,特许坐在藤椅上讲课。他不仅会讲,而且还吟咏词曲,讲元杂剧《窦娥冤》时,一唱情三叹,一吟泪双流,学生被感动得唏嘘不已。这些教授虽然个性各异, b3:4A01=4ob4+5l
各有千秋,但总体上形成了严谨而生动的教学风格,中文系的得临亲炙的学子无不交口赞叹,并引以为一生难忘的幸福回忆。 w3-6Bv9;5BO5?6J
(四)强化科学研究力度,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把中文系建设成教学与研究型的新颖学科,提升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的学术地位。 c5=9KZ2=4YJ2-8V
首先,每年举办科研学术报告会,专家、教授带头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上报告,让师生心灵为之震撼, 并引领全系形成人人搞科研的良好风气。依据《孙望主任工作笔记》,兹列举专家、教授参会的论文报告题目: n,!9hy,50S4=,v
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读词杂记》(1957年), 《从〈东坡乐府〉里看苏轼和农民的情谊》(1958年),《文天祥〈念奴娇〉词辨伪》(1959年),《范仲淹、李纲的咏史词》(1961年),《秦观》(1962年),《张惠言〈词选〉 及董毅〈续词选〉订误》(1963年),等等。 t,=8MO4-9ya2!6k
孙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韦应物事迹考》(1961年)。 M6~,iA7.3lR5~6s
段熙仲:《评价古典作品“爱国主义”的存在问题》、《〈西昆酬唱集•宣曲诗〉发微》、《楚辞札记》(1960年)。 z,;8qZ4~8kz3+,H
朱彤:《鲁迅前期杂文的战斗意义》、《美学深入自然形象吧——关于自然美的考察》、《美学原理与艺术实践》。 X,!1Uk4?2Ie,.8w
吴调公:《论文学的人民性》。 j8;7LO7.7Cc12h
沈蔚德:《戏剧文学的特征》。 J8?4mR3:8Hb9+2L
许汝祉:《恩格斯论“戏剧的将来”学习札记》。 I9-5oi1:8Qs,?3H
钱震夏、盛思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与文艺批评》。 z7?7jk,:8Jk9.2j
同时;还经常开设“教师业务提高专题报告会”,就某一业务专题经研究后,作出有创见的报告,如葛毅卿的《语言的本质、起源与发展》、《民族共同语、文学语言》, 张拱贵的《句子组织与变化》、《常见的语法错误》、《文体风格》,钱震夏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吴调公的《文艺的形象与形式》等,大大激发了教师投身科研、促进教改的积极性。 02.5oO8+1Px,=3l
其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提出严格的要求,并根据教研组承担的课程,制定培养进修计划,定期进行测试。根据《孙望主任工作笔记》记载,1964年5月29日拟定的进修考试题目如下: V3:8GS7;9aj7~9s
钱平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剪裁》,王球:《关逻辑中的几个问题》,陶焕清:《试评北大〈现代汉语>》,黄浩森:《综合与分析》,凌焕新:《谈报告文学的结构》, 王臻中:《有关杂文表现手法》,贺国璋:《散文的诗意》, 程均:《关于抒情散文中的几个问题》,谈凤梁:《话本中的艺术特点》,钟陵:《王昌龄边塞诗的注释分析》,郁贤皓:《辛弃疾词的注释分析》,冯云青:《曹操诗歌的继承与发展》。由于中文系对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科学研究有定期的考核,精心培育了他们继承师辈积极进取、敢攀高峰的“有所作为”的学术传统。 v91oT9=2UI7=8t
从1952年建系创业,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是一个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期。由于政治风云变幻的种种干扰、磨折,反胡风、“反右”、“大跃进”、大炼钢铁、反右倾、四清社教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科研部署。同时,招生数量急骤增加,1958年甚至招收本科生600人、专科生 180人,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材、教室等严重短缺。中文系的所有教职工在忠诚于人民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忍辱负重,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让历届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高质量的教育素质走向各地的教育岗位。学者们虽然受到“极左”政治模式的束缚,一些研究领域成为禁区,一些研究成果受到批判,但大家仍然坚持语文业务的学习、学科理论的探讨,孜孜不倦地刻苦奋斗,体现出执着可贵的敬业精神。他们除了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外,还有不少重要著作问世,如唐圭璋的《全宋词》,孙望的《元次山年谱》、《元次山集》(校注),徐复的《秦会要订补》,吴奔星的《茅盾小说讲话》、《鲁迅旧诗新探》,朱彤的 《鲁迅作品分析》、《鲁迅创作的艺术技巧》,吴调公的《与文艺爱好者谈创作》、《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谈人物描写》,金启华的《国风今译》等。其中不少著作树立了学术丰碑,富有理论的原创性、继承性、前沿性。 c9;9Ui,~5AJ2.1P
中文学科的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缺到全,建设起以文学、语言为主的门类齐全的二级学科,开设了几十门质量较高、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课程。从学科的实力与学术水平和影响看,以唐圭璋、孙望为首,段熙仲、杨白桦、徐铭延、金启华、羊达之等组成的古代文学团队,已处于全国学科的前列;徐复、葛毅卿、施肖丞、张拱贵等组成的语言文字学科,处于学术前沿;朱彤、吴奔星、沈蔚德、上官艾明组成的现代文学学科,在全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吴调公、钱震夏、盛思明组成的文艺理论学科,受到学界同行的瞩目;许汝祉、陈国桦、汪靖洋组成的外国文学学科,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在创业发展过程中,达到了中文系学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Y84Mh9=4Mm4-,g
(五)这些教授、学者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显示出可贵的品格风范。 i9~,ja,;9Bd7+1U
敦厚的人格魅力。这些教授、学者自身有很高的修养,谨言善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中,有嘉言德行的唐圭璋先生,有胸怀宽厚的孙望先生,有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读书最乐的“三乐先生”徐复,有刚直独立的杨白桦先生,有嫉恶如仇的段熙仲先生等,无不体现出敦厚可敬的人格魅力。他们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当选为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优秀教师。 b3!4NX2.7cp1-90
诚朴的学术风范。这些授业于国学大师门下的学者、教授,继承先辈们治学严谨的学风,对待学术真诚而朴实,考证精博,立说翔实,文史互参,群书相稽,训诂、校注、论说皆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治学过程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切磋琢磨,谦虚谨慎。唐圭璋先生《全宋词》出版后,词学大师吴梅盛赞道:“唐子以一人之耳目,十年之岁月,成此巨著……此岂清代词臣得望其项背哉。” 徐复先生师承章、黄“朴学”治学传统,实事求是,广征博引,毕生主攻文字、声韵、训诂,成就斐然,体现出以学术为生命的可贵精神。 R,.2kq5!7Me6!2G
性灵的思维光芒。这些教授、学者做学问、搞研究,除坚守本色性情的真人真文外,还追求思维的敏捷、思想的悟性,具有学者特有的灵气和才情。他们在研读古代典籍、前辈著作中,经过考证、校订、参释等,时常有所发现,有所创见,或成一家之言。朱彤等教授在“极左”思潮主导学术的氛围下,仍特立独行,坚持自己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思想,经历着风雨坎坷的学术道路。他们性灵的学术思想,将熠熠生辉、流传千古。 W7.8ab3+6NF7+8P
仁爱的教育理念。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且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而且对学生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中文系的教授、学者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进行着爱的教育。徐复先生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循循善诱,教书育人。孙望先生因患肺穿孔截去六根肋骨,病好后仍坚持上课,为学生解难释疑,临终前还在批阅学生论文。唐圭璋先生关爱学生如自己子女,长笛一支,常与学生共赏佳词妙曲。这些老师仁爱教育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术人才和语文教师,为祖国的文化传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G5.9Cl,=,hp4=6E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中大楼 N6~2DR7?5QP5:4f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