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学简介
近年来,颛桥中学着力进行“学思知行结合的幸福课堂”探索,并形成了“前后五分钟,少讲十分钟”、“学习报告,学习诊断的使用”、“争章建树,校长有约”等幸福课堂的形式,从教与学两层面,唤醒每一位师生自信、自尊、自强,实现价值的认同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得到校内外广泛认可,尤其在拓展型课程建设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剪纸、足球、课本剧、古诗文阅读等拓展活动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我校区级重点课题《构建学思知行结合的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已获得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平安单位)、区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健康校园、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目前我们正以“培养好学善思、乐知同行、幸福阳光的当代初中生”为办学理念,创建首批闵行区“新优质学校”,努力实现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y4?4vq5=4mk2;5a
发展简史
闵行区颛桥中学创办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 p6+8Qd8=2NF2:3q
学校刚创建时是一所私立学校,名“私立颛桥初级职业学校”。1948年初,由颛桥镇知名人士张凤三(又名张翼)等发起,并得到周义隆、陆鸿盛等富户的赞助,利用颛桥西街旧庙福智庵(俗称西庙)的庙屋,因陋就简,开办了初级职业学校,由周文尧先生担任校长,全校教职工共8人。是年夏季开始招生,9月开学,设农、商两科,共招收新生74名(其中农科30人,商科44人),学制三年。农科授以普通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农业生产初级技术人才;商科授以商业会计知识,以培养从事商业财务工作的初级人才。1949年2月,学校由旧县政府批准,列为公立,校名为“上海县颛桥初级职业学校”。 n1;4nq7.7TN12b
1949年5月,颛桥地区解放,学校由上海县人民政府接管,校名改为“上海县初级技术学校”,由中共上海县委宣传部长徐星光同志兼任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胡介之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t8;7fa,!1wD3;2Z
学校教风严谨,学风踏实,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作风正派,学业成绩优良,生活简朴,深得社会好评。1950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中,全校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其中蒋士能、夏莲碧和蒋润民三位同学被光荣批准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姜仕骏、张志怡两位同学被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胡介之同志调离学校,谈虎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951年首届毕业生共28人,全部由政府安排工作。1952年在第二届毕业生中,有刘金余等4名同学被保送到江苏省农林干部学校深造,其余学生由人民政府安排,分配到本县及其他省市工作。 e4!4dW9.4vk,.4s
1951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旧校舍容纳不下,学校在颛桥镇老沪闵路东侧,新建了一排平房,作部分教室。1952年8月,谈虎同志任农校校长,当年就招收了两班农科新生,合作科停止招生,招生范围由原来的上海县扩大至奉贤、南汇、金山、青浦、松江五县。 Z4=8qO3.6gc2~7M
1953年4月,谈虎同志调离学校,高宝珊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953年8月,校名改为“江苏省上海农业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隶属江苏省农林厅领导,培养农业中级技术人才,江苏省财政厅管理。不久在老沪闵路东侧增建了两排平房,一座草棚大礼堂,以及食堂、门房、大操场,四周围以围墙,把学校全部迁入新址,废弃了旧校舍。是年夏季,江苏省农校建制进行调整,嘉定县南翔初级农校奉令停办,该校的三年级学生并入我校继续学习。 k4=5zS,+1yD7+6o
1954年,国家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在高中学生中招收部队学员,我校的沈国康、盛嗣清、李明正和管华信4位同学光荣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海军干部学校学习。5月,高宝珊同志调离学校,周增英同志任校长。 b5+3aQ9!5dd8.9U
随着行政区域的变动,1954年夏,学校又经历了一次大调整。由于江苏省松江地区9县及南通地区的崇明县将划归上海市领导(上海县也在其内),因此学校进行撤并,在校的合作科两个班全部并入扬州财校,农科学生分别并入南通农校、南京林校和句容农校继续学习。这些学生虽然并入其他学校,但他们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还经常与母校保持着联系。当年校中还有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因无法外并,仍留在本校读书。 G7=2EL3!8Ty4-6V
1954年8月,学校回归上海县领导,由原来的农业学校改成普通初级中学,校名为“上海县颛桥初级中学”,原农校专业教师全部调走。 h8+4TN5;7py7.5o
1955年6月,农校留下的两班学生修业期满,作为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这些学生中80%以上考入了江苏句容农校、苏州农校、南通农校和浒墅关蚕桑学校,余下的学生或考入其他专业学校,或考入普通高中,或回乡务农。8月,周增英同志调离学校,顾达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i1.5WM1~3gc39K
1957年6月,初级中学首届初三毕业生毕业,共80人,半数以上学生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全国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a6:3ei7+9Bm4;5K
1958年6月,本届初三毕业生中有王志兴等四位同学被保送大学预科班;另外,金精良等五位同学保送安亭师范学校。当年上级又派来了刘洁同志协助顾达校长工作。下半年,整风反右开始,我校部分教师也受到冲击。 i2!5nO9-6cC7-3N
8月,我校改为完全中学,校名为“上海县颛桥中学”。顾达、刘洁二位同志相继调离学校,王林芳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当年校中增设了高中部,招收了一个高中班和三个初中班新生。 P7~2Mk2-2dO6!,Q
1959年6月,初三毕业班中陈振明同学升入上海中学。 p5~8PL2+2Pf1!9W
1960年4月,我校与马桥中学、塘湾中学三校成立中共联合支部,由李东洋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主持联合支部工作,学校中开始有了党组织,加强了党的领导。 X3?8Ag5+5AP6:1A
6月,本届初三毕业生毕业,其中梁友等7位同学保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张德其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航校;潘宝仙保送上海体育学院预科班;杨锦凤等十一位同学升入上海县卫生学校等中专、技校;陈秀华、陈明娟五位同学升入上海县师范学校。 v,?5ta1!4Bo,+3j
1961年6月,颛桥中学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共38人。其中乔友农升入复旦大学;朱万年、陆凤章等11位同学光荣升入国家各类军事院校;曾同勋等3位同学被选送国家机要工厂;曾秀昌等4位同学升入航空专科学校;陈振华、陆信益等11位同学升入本市或外省市各大、专院校;其余学生回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总升学率达到79%,整个班级毕业考试成绩和被高校录取率,在全县完全中学中名列前茅。本届初三毕业生中,乔治贵、张一尘等五位同学升入上海中学;施伟达、平仁良等七位同学升入上海县师范学校。 o4?9KP1-4yI7;9s
为了加强师资力量,从1959年起,学校陆续调进了一大批教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经过几年的锤炼,这些教师都成为教学骨干,使学校初中毕业生中,升入上海中学、中专、中师人数明显提高。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在全县中学中名列前茅,学校声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上级领导和附近干群的好评。 x6=2VE6!,yh7:9I
为了加强国防建设,1961年秋,国家在中学生中招收国防卫士,我校高一年级的沈庆余、丁国良等7人及初三年级的陆伯书等3位同学,被光荣地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赴东北大兴安岭保疆建设。8月,王林芳同志调离学校。 D3?,uy48lL6-5O
1962年 6 月,本届高三毕业生中,施伟成升入南京大学,沈忠明等同学升入西安交通大学等本市及外省市大、专院校。陆家福、陆来宝2位同学因国家紧急备战需要,提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入南昌陆军学校深造。本届初三毕业生中,沈志文、潘国顺等五位同学升入上海中学。8月,董亚逵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w28kQ85af6?50
1963年3月,三校联合党支部撤消,学校单独成立了党支部,由李东洋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6 月,本届高三毕业生60人,其中黄锦贤考入南京大学,康景新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陈重庆等十几同学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等本市及外省市大、专院校。本届初三毕业班中马四方同学考入上海中学(上海县限招10人)。 f19aj,~1Vq,.1P
1964年5月,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中组)中,我校王国璋同学荣获市第24名,曹德明同学荣获市第46名,在上海县独占鳌头。6月,本届高三毕业生毕业,其中,曹德明等3位同学保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周惠权、李文华等近二十位同学升入同济大学等本市或外省市大、专院校,升学率为70%,在上海县名列前茅。本届初三毕业生中吴梅英、 李纪才等四位同学升入上海中学。 N6+5mc7;5Ig18y
1965年,学校新建了一座教学大楼,共三层,面积3319平方米。可容24个班级,同时翻修了大礼堂,使校貌焕然一新。当年招收了高中两个班,初中六个班新生,在初中新生中,有三个班级面向上海市黄浦区招生。6 月,本届高三毕业班共37人,其中4人因身体健康原因未参加升学考试,参考33人中有20人升入高等学校,升学率为62%,在上海县中名列前茅。其中何惠球升入上海交通大学;刘根才等3位同学升入上海同济大学;沈宗周、浦龙娣2位同学升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张明方、张永靖等14位同学升入上海师范学院等本市及外省市大、专院校。10月,陆瑞等1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赴新疆参加支援边疆建设。本届初三毕业生中,朱凤娟同学升入上海中学。 c4-7FC,=7Vd6~2Z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进入了“十年动乱”时期,不少教师遭到冲击,大批学生上山下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教学质量大受影响,学校一度被迫停课。罗浩然等7位同学,报名参加支援边疆建设,奔赴新疆库尔勒生产建设兵团。 z8?8dL5-2KZ84Z
1967年3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韩文旭同学任校革会主任,10月,李东洋同志任校革会主任。期间曾先后有“县委工作组”、“解放军空四军支左工作队”、“工农兵毛泽东思想小分队”、“贫下中农宣传队”等进驻学校。 m9-9re8~8wX1-6q
1969年2月,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教学秩序逐渐走向恢复。同年3月,李东洋同志调离学校,汤锦祥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校革会主任,主持学校党政工作。 e2~1Af,3Yo6!1a
1970年2月,颛桥公社星光小学附设初中班并入本校。 t5-4Ps7?5PP8!8s
1971年起,我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为丰收拖拉机厂加工拖拉机仪表板,以后不断发展,并开设了“沙发厂”、“体育用品厂”等。10月,杨巨林同志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 R4=1BP,=4eb7~1g
1973年2月,汤锦祥同志调离学校。3月,董亚逵同志调离学校。 o5?60E8.3zv6;5S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文革”结束。学校教学秩序开始走向正轨。当年,杨巨林同志调离学校,沈振根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a8=8wX4;7cb3!8R
1978年2月,颛桥公社竞择小学附设初中班并入本校。 c6:4vW6=1Os4?9z
1979年6月,我校“文革”后招收的第一批高中生毕业,共22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报考高校,其中陈建辉同学,考分为全县文科第一名,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k8+,SP6-5VN7!1K
1980年8月,吴铭绩同志任校长。校中开设了高复班,当年校内还建造了一座二层教工宿舍楼,分配给住房条件困难的教工居住。 W,~1Ce3.8UH4+1t
1983年又在校内建造了一座三层学生宿舍楼,解决了寄宿生住宿紧张状况。1980年起学校办的高复班,不少同学被高校录取,使这些好学有为的青年重新走进了高校大门。7月,徐顺民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u8+4OY75px8!6i
1986年8月,吴铭绩同志退休,朱焕文同志任校长。上海县颛桥农业学校并入本校。 k,-4Ql5:4ld9+20
1987年7月,上海县颛桥农业中学脱离本校,恢复独立办学。学校与黄浦仪表厂联办“机械钳工专业”职业班,招收学生24名,学制三年,毕业时在参加上海市职校系统“未来建设者”技能操作比赛中,荣获全市团体第一名。1987年底,学校新建的三层实验大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1182平方米,内设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及语音室。 o7;9jO6=3BQ7!9f
1988年6月,新建的二层图书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下层是可容250人的阶梯教室,上层是图书馆。同时,在教学大楼内新设了电脑房,置有“苹果机”25台。1988年9月,我校与上海市公交汽车二场联办“汽车修理专业”职业班,招收学生20名,学制三年。 E5;1Vw7~2og,.3L
1989年6月,本届初三年级共毕业137位学生,有28人升入各重点中学,其中七宝中学12人,闵行中学5人,莘庄中学8人,三林中学3人。8月,徐顺民同志调离学校,沈宗周同志任支部书记,印新民同志任校长。 c91hs4!1RW4=3p
1990年暑期,由于本县高中生源大幅度减少,全县高中招生工作作了调整,当年我校暂停招收高中新生。1990年6月,本届初三年级共毕业125位学生,有35人升入各重点中学,其中七宝中学17人,莘庄中学16人,三林中学2人。 v87PG1;2MS76Y
1991年6月,本届初三年级共毕业150位学生,有31人升入各重点中学,其中七宝中学有9人,莘庄中学13人,三林中学9人。1991年8月,印新民同志调离学校,杨国明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1月,杨国明同志任校长。 F8.9xN,:3mG91y
1992年6月,本届初三年级共毕业173位学生,有24人升入重点中学,其中七宝中学7人,莘庄中学11人,三林中学6人。1992年8月,学校翻修了食堂,进一步改进了伙食管理。 c8~8dL2+3hL5~9K
1993年6月,本届初三年级共毕业272位学生,有40人升入重点中学,其中七宝中学12人,闵行中学5人,莘庄中学20人,三林中学3人。1993年8月,杨锦明同志任校长。同年,学校恢复了高中新生招收工作,位于颛桥镇西边的紫江中学也于当年并入本校。这一年,我校与黄浦仪表厂联办了第二期“技工专业”职业班,招收职业班新生40名。 L59em6-9Zv9:8g
1994年4月,学校进一步改善了教学设施,装修了电脑房,用较先进的“386”电脑代替了原来陈旧的电脑。同时,学校改建了教学大楼内的卫生设施,在每层楼面上增设了男女厕所(原来厕所设在大楼外),并在校内增建了淋浴室,改善了校内师生的生活卫生条件。8月,紫江中学脱离本校,恢复独立办学。9月起,上海市郊工业学校(后改为上海南方工业学校)在我校设教学点,共有两个年级6个班,近300名学生。 U3~8kg7:6GH2-3u
1996年6月,杨锦明同志任调研员,徐国梁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7月,我校恢复高中招生后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共两个班级89人。其中各类高校计划内录取18人,中专、技校录取49人,录取率占70%左右。实现了学校提出的打响恢复高中后第一炮的愿望。这一年,我校与黄浦仪表厂联办的技工专业职业班结束,共毕业学生30人。 F3~6DF1+9lp7+8U
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旧的学校校舍、设施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1996年3月,颛桥镇人代会通过用二、三年时间改扩建颛桥中学的决议。9月,学校提出“兴我颛中,再创辉煌”的口号。当年秋季,改扩建工程领导小组成立,由颛桥镇副镇长陆广士同志任组长,我校杨锦明同志为小组成员。10月举行了开工典礼,区政府、区教育局、区财政局、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讲话。 U9.2Fp9+8xZ3=1d
1997年2月,为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学校成立了督考中心,谈德权同志为督考中心主任。4月,学校开始筹备五十周年校庆活动,并成立校庆筹备委员会,叶文昌镇长任筹备委员会主任,邹蜜蜂副镇长、主持工作的徐国梁副校长任副主任。5月,学校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组建了有160名初一学生参加的大型腰鼓队,旨在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学校新建的南校门、大操场、新司令台等基础设施竣工并投入使用,师生的进出交通安全得到提高。7月,因紫江中学陆正兴校长调离,丁龙英同志调往紫江中学任校长。8月,根据政策,学校开始招收部分高中自费生。学校在校内广泛开展“亲其师,信其道”研讨活动。10月,区教育督导室通过对本校督导评估,获等第“良”。 J3:7wA9-4Fp8=8c
1998年2月,利用原有旧房改建成射击房,区内第一家会员制射击俱乐部在校内挂牌,上海市国际射击俱乐部主任、区体委主任和镇政府领导共同为俱乐部揭牌。 V1:5jW5~6gJ5-8r
1998年3月,徐国梁同志任颛桥中学校长。7月,颛桥镇实行义务教育五-四分段,因教学工作需要,我校向颛桥中心小学借调周红妹等各科教师6名。8月,紫江中学与颛桥中学顺利完成两校合并,丁龙英同志任颛桥中学副校长,颛桥中学综合教学楼一期工程完工,初三、高中的三个年级搬入新教学楼西楼进行教学活动。新招收的中预年级、初一年级和新初二年级共25个班级近1200名师生,则借用原颛桥小学旧址作为颛桥中学分部进行教学活动。党支部书记沈宗周、校长助理朱君、教导处副主任徐芳其、政教处副主任罗品龙、大队辅导员张齐去分部具体负责各项管理工作。两部在校学生共七个年级,45个班,2000多名学生,180多名教职工,为当时闵行区规模最大的学校。10月,学校成功举办了五十周年校庆活动,并出版《颛桥中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册》。 M,+,rN1!3GX22Y
1999年3月,颛桥中学综合教学楼二期工程破土动工。5月,学校在分部成功举办了“颛桥中学首届科技节”,闵行区教育局、颛桥镇政府、闵行区少科站等各相关领导、各兄弟学校科技指导老师来我校出席了本次活动。学校获得了“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的称号。9月,学校成功申请成为闵行区教育局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引进的“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的首批实验学校(共六所中学,十二所小学),并成立了由徐国梁校长为组长,徐芳其副教导为副组长的学校新基础教育领导小组。10月,学校室内体育馆建筑工程启动。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家庭、社区》优秀实验学校。 L,-2Em9?2PP2-8G
2000年1月,我校“新基础教育”全国现场研讨会展板荣获富有创意新奖。6月,本届初三共有毕业生277人,有46人升入各重点中学;其中上海中学2人,上师大附中2人,延安中学2人,七宝中学9人,闵行中学9人,莘庄中学17人,闵行三中5人。8月,学校综合教学大楼二期工程竣工,室内体育馆也相继竣工。至此,历时四年的颛桥中学新综合教学大楼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新建建筑总面积达175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3亩,拆除旧房面积4800平方米,总投资达18360000元,为颛桥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再创辉煌伟大目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9月,颛桥中学初、高中七个年级学生全部进入综合教学大楼进行教学活动;颛桥中学分部随之撤销。11月,由副区长张文越、区政协主席罗芸芳带领的闵行区人大、政协代表约二十人来我校调研教育工作。 y99qP,~4cr7?7g
2001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专家、闵行区教育局、教研室等相关领导二十多人,来我校进行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工作顺利通过,并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6月,徐国梁同志调离学校,丁龙英同志任颛桥中学校长。本届初三共有毕业生314人,有35位学生升入各重点中学;其中上师大附中1人,七宝中学7人,闵行中学12人,莘庄中学12人,闵行三中3人;高考本科上线38人,大专上线60多人,升学率为百分之六十。11月底,学校申报的“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成功挂牌。 h,!8nz3~5Nn6:5H
2002年,学校船模组获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船模竞赛(遥控船模)项目一等奖。 w5=1iO7;7mh3=3d
2003年6月,颛桥中学初中部与高中部分离,高中部迁入梅州路新址,改名为田园高级中学,原高中部教师大多进入田园高级中学任教。沈宗周书记调任田园高级中学书记,丁龙英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书记,沈志明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副书记。 n7.3l03:7Tx5-5H
2005年7月,颛桥中学与闵行中学合作办学,闵行中学全权管理颛桥中学工作(《协议》中内容)。丁龙英同志调离颛桥中学。刘亚波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书记,夏建白同志任颛桥中学校长。 T8:4uR6~6wH6:3h
2006年7月,因学校综合教学楼墙面陈旧、部分墙面涂料脱落,学校利用暑期进行了重新粉刷。9月,项政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满勤同志任颛桥中学副校长兼管理部主任。在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我校手球队获青少年组手球比赛男子B组第三名。 d7;9tu2.7yd4=,X
2007年9月,学校成立建校60周年校庆筹委会,项政校长担任筹委会主任。 e2:2oT4.9NQ9-5t
2008年2月,方静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副书记;6月,方静同志任颛桥中学党支部书记。10月,学校成功举行建校六十周年校庆典礼。 G,~2DW7+4KG2~6B
2011年1 月,王满勤同志任颛桥中学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3月,学校举行颛桥中学教育理念“学思知行”校铭石(由闵行区政协主席吴申耀题写)揭幕仪式。学校获得“2009-2010年度“闵行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6月,王满勤同志任颛桥中学校长。颛桥中学与闵行中学的合作办学关系终止。 a9+5Mv,-6aA3=6u
2012年10 月,由北桥部队、上海航天研究所、颛桥中学三方的“军研学”共建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 K1-9eN4?4tb1+1f
2013年1 月,颛桥中学新一期改扩建工程竣工:学校操场东移,面积扩至90亩,新建400米标准跑道,室外标准篮球场六个,800平方米看台一座,功能齐全的文体中心大楼同时落成,资源共享。学校获得“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4 月,学校获得“2011-2012年度闵行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N5.7lk,~4hp7~9J
2014年3 月,为学生探究普通育种与航天育种区别提供平台的学校“梦之源”实践基地揭牌。9 月,由闵行区政协吴申耀主席题写的“颛桥中学”南门校名石落成。学校获得2014上海青少年STEMx实践展示交流活动冠军。 q3-4fQ8.4zr2:9R
2015年4月,我校获得“2013-2014年度闵行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5月,我校承办上海市航天能源比赛。 k4=3YM8.5pw6~6L
2016年 6月,王满勤同志调离颛桥中学,李卫军同志任颛桥中学校长。9月,学校确立了“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守正出新”的颛中精神。12月,学校与上海市民办上宝中学建立互助共建关系,签约仪式在文体中心剧场隆重举行,闵行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朱雪平、颛桥镇党委书记陈皋、上宝中学校监唐盛昌、颛桥中学老校长徐国梁等教育局、颛桥镇领导、共建单位代表、对口小学校长、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m5-1zf1;8iq6.8W
2017年1月,《颛中校报》创刊号正式发行,校长李卫军任主编,校科研室主任雷旭莉及宋金萍老师任编辑。3月,学校承办上海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校长联合会暨“颛中杯”育种育人活动。4 月,“太空植物种植园”揭牌。学校承办闵行区“幸运星”足球赛、雏鹰杯五项全能挑战赛、区少先队鼓号大赛活动。6月,学校南门获批,增设门牌号为“颛兴东路1818号”,并确立为学校正门。9 月,学校承办上海宇航学会校长联席会议暨上海市航天植物种植比赛活动。10月,“学思知行,幸福人生”颛桥中学(2018-2020年)三年发展规划获学校第十三届二次教代会审议通过,学校将步入新的发展征程。 B970j,6eM6?8x
2018年2月,本着“致敬历史,提升形象、振奋精神、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庆祝颛桥中学建校七十周年筹备工作委员会成立,李卫军校长任主任。学校举行吉祥物“颛颛心心”发布仪式。学校举行创校先贤张翼先生的“张翼广场”奠基典礼,张翼亲属张寿玉先生及李卫军校长等行政干部、各班班长出席了奠基活动。3月,由潘黎明等52位历届校友撰稿、并有潘黎明、张位育等十三位校友捐资的感恩母校、怀念老师的文集《我从颛中走来》出版并捐赠母校。 H1+9Fz5+1ha3.3R
近年来,学校在“学思知行,幸福人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兴我颛中,再创辉煌”为发展愿景,强化了“知行合一”的行规养成教育,进一步推进幸福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学思结合,超越自我”的幸福课堂,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乐求知、勤践行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在管理上力求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全体颛中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特别是在2016学年闵行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绩效评价中,学校首次被评为综合发展三等奖、项目发展三等奖。在学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进的同时,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2017年初三升学考试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达线22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达线45人,公办普通高中达线144人,进入公办高中比例达到76.5%,向“家门口好学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b1!8zn2.2Ea9=5S
回顾七十年来,我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了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艰苦办学,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以教学为中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严谨治校,教书育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不少校友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有的曾担任过重要职务,如原贵州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马三民(现退休,担任省纪委委员、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局长潘宝明,原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孙亚余(现退休,担任粤港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市农委副书记金精良,上海市东方出版中心党组书记总经理乔友农、上海电力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一尘。有些在国外有所成就,如曾在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部人事司副司长的凌桂如,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院(国家医院)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部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治贵。有的校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战员,其中,获得大校军衔的有海军大校张顺祺、刘纪舟,陆军大校周耀明等等。有的校友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刻苦钻研,艰苦实践,在学术上已颇有成就。如,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贤,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著名植保学专家陆自强,江苏省镇江地区农科所所长,研究员、全国植保学会理事、著名水稻、小麦病理学家吴汉章,上海知识出版社总编辑、国家突出贡献获奖者施伟达,宁波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副院长、宁波市高校十大名教授张永靖,在环保领域作出贡献的、现任上海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柏国强等等。我校58届学生吴颐人,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是颇有知名度的篆刻书法艺术家等等。 N3!6Uj2+9X08:6j
还有很多在区内外担任各级行政、企业领导及各部门主管,更有一大批校友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着。由于我校开办时间较长,校友人数较多,又遍布在全国各地,难免挂一漏万。 P8+8zw1-7VH7?,v
学校除在校内抓好学生学习外,还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开展体育活动,成绩斐然。我校的课外活动开展时间较早,六十年代初学校就有了航模小组,1964年在上海市中学生航模比赛中,分别取得第一、第二、第四3个名次。以后,1982年参加部分省市中学生无线电遥控车模竞赛得第六名;1984年在上海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车模比赛金牌;1985年获上海县中学生空模比赛团体第一,并有二人得一等奖;1986年获上海市中学生空模比赛二等奖;1987年获上海市中学生车模比赛团体第一,并获得个人第一名和第三名。 B9!,wy,:4Xx3?,h
1974年,我校开始建立学生课外气象小组,陈浩然任指导老师。从1975年起就向学校附近的颛桥、曹行、塘湾、北桥四个公社每天发布天气补充预报,由于正确率比较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好评。同年起,参加了上海市气象局主持的农业气象科学研究,在“三麦一条沟”、“麦后植棉”、“农田小气候”等科研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被评为上海市学生课外小组先进集体。1980年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气象知识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1981年,我校气象小组活动成果在上海市中小学科技作品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后又在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上获铜牌奖。 Q8:8rw,=6aI98h
学校历来重视体育工作,早在农校时期,学校的体育运动曾享誉上海县教育界。改为普通中学后,1959、1960连续两年在上海县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1964年获全县中学生女子篮球第一;1965、1966两年,在全县中学生长跑比赛中,获高中组女子总分第一;1966年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又获得了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其中有三人打破了县记录;1972年我校学生吴玉芳在上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女子跳高第一名;1987年市郊十县中学生运动会、1988年上海市“新民晚报杯”中学生篮球比赛、1990年上海县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的女子篮球队都获得了冠军。 d6!9nX6?6kK4~5k
八十年代后,学校开展了气枪射击活动。1983年获上海市中学生男女气枪射击比赛团体双冠军;1986、1987两年获市郊十县中学生气枪射击团体第一名,并被评为上海市气枪射击先进学校。1994年获闵行区中学生气枪射击男子团体冠军,有两人分获第一名、第二名。1995年在上海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气枪射击团体总分第二名。 b,:9vf4-1yY4:8W
九十年代末,颛桥中心小学组建了一支手球队,队员们升入我校后,为了让这支球队进一步得到发展,2000年下半年,在区教育局、体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成立了男、女两支手球队,队员以原颛桥小学手球队员为基础,吸收其他初一和中预年级的学生参加,其中男队队员20名,女队15名。同年加入了上海市手球协会。球队的领队是徐国梁校长,(后来由于人事调动由丁龙英校长担任)。手球队教练员除了本校翁志刚等体育教师外还先后有三名外聘教练:李志强(师大三附中教练);王玮(原国家女子手球队队员);王锐(原海军手球队队员)。球队成立后,在正常学业外基本保持每周四次以上训练时间,另有寒暑假集训期,每逢市运会等重要比赛年时,训练时间会增加到每周六次。高水平的教练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打造了一支颛中手球劲旅,从2001年起,学校手球队代表闵行区和颛桥中学参加了一系列市级和全国级的手球比赛,主要的比赛成绩有,并在闵行区内外小有名气: c6~4ZL5+3ZV4?9o
2002年4月,上海市手球锦标赛 初中男子第二名;2002年8月,全国手球锦标赛 初中男子第五名;2002年10月,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 初中男子冠军;2002年10月,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初中女子第四名;2003年4月,上海市手球锦标赛 初中男子第二名,2003年4月,上海市手球锦标赛初中女子第四名,2006年10月,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初中男子第三名。2010年参加完第十四届市运会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球队宣布解散。 P7=7wp7~3SV,.2U
2008年9月,学校与上海幸运星足球俱乐部联合创建足球班,入学时共有学生23人,编为中预7班,朱唯均等任班主任,足球训练主教练由申思、金怡两位明星球员担任,兼职教练有祁宏、张勇等。 u4+1fv1?1xq1?1Z
足球班曾经参与全国少年足球联赛取得全国第一;在上海市中学生锦标赛中曾三次获得第一的佳绩。2012年6月足球班学业期满,毕业时为21人,由于平时训练严格,队员们足球基本功扎实,毕业时被国内各足球俱乐部一抢而空。 H2!,Of6;3nD5=1G
其中高志杰、高海生、雷文杰、魏来进入国家足球队;张毅峰、张浩、严嘉豪、陈晓磊、李万杰进入申鑫足球俱乐部;刘嘉伟、陆晓睿进入上港足球俱乐部;胡睿宝 李耕进入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陈晓毛进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后转会巴西足球俱乐部);徐天沅读书期间曾去西班牙甲级俱乐部试训,后在河北华夏足球俱乐部;剩下一部分人在升入高校继续读书或去国外俱乐部深造。短短的四年时间,学校足球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未来足球之星,为颛桥中学体育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e7!1Rh9~8zU1+4b
七十年来,颛桥中学在历任干部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从小到大,从简屋陋室到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并在挑战中不断重生,在机遇中快速发展,注满了全体创业者们的智慧和伟绩,从外形到内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S1;9TU5+,zr9~6y
今天,学校迎来了习近平新时代,这是奋斗者的时代,颛桥中学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干部、教师的奋斗和活力。2017年学校制定了新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即:在“学思知行,幸福人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兴我颛中,再创辉煌”为学校办学愿景,通过全体颛中人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环境美、校风好、特色明、质量高的品牌学校。全体教职工将站高望远,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在“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守正出新”颛中精神的指引下,以“内强质量、外塑形象”为工作重心,以“开放、绿色、灵动、人文”为主要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工作主线,全力以赴地工作着,以更大的成绩走进新时代,逐梦新颛中。 P7?4Mb4+8wo4+2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