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979年,当时学校为实现环境化工专业首批招生,在化学工程系成立环保教研室。1989年,在环保教研室基础上与分析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环境化工系,正式成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2001年,随着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2013年,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先后更名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至今。 q2:,rU9=3zK3!7j
教学院现有人员数为48名,其中专任教师数为44名,教学管理人员5名,学生管理人员7名;教授9名,副教授18名,讲师13名,助教8名;博士18名,硕士28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名;吉林省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2名;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专家2名,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专家3名,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5人;吉林省师德标兵1人;校级学术骨干5名;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余人。学院在工学、理学2个学科门类中开设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和环境科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和我省最早兴办的环境类专业。三十多年来,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办学模式,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环境类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近万人,遍布国家、省、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7!,Zp3?7B07+7q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与特色并重,服务与文化并行”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育人,真情感人,道理服人”的教育理念,将“倡导情真梦远,崇尚真才实学”的主题文化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团管理之中,着力建设“严谨治学,真情关爱”的教风和“勤奋好学,真情互助”的学风,弘扬“功能至善,贡献环保”的办学特色,打造“唯公益,爱无疆”的育人品牌,正朝着把学院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融合,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二级教学单位而努力前行。 m26Wp2;6lu,-1F
学院的学团工作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生困难生帮扶工程、党员责任区工程等特色突出,“大学生扶困助学拍卖会”活动曾被中国青年报、地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并报道;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风建设突出,百余名优秀学子考取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院校,考研率历年名列学校前茅;专业特色明显,就业率逐年攀升,为中石油,中铁,中建和各省市环保局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输入大量的精英人才。 h6?6Tk,1Uw4:8x
学院将在校、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教育的“三个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科技开发与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育人出品牌、科研出成果、教学与科研互补双赢的校内强院,为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着积极贡献! S2;9wt52cg1:1j
历史沿革
1980年,环境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M8.4mY1?1dR1:8h
1989年,创建环境化工系。 q1=2CQ3!5ft,.4x
2001年,根据科学专业发展需要,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c4.1HX5+4jJ,?3z
2002年,环境科学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F,;5LE9;3GW9-3J
2005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K6=2qk,.8MT7-2Z
2006年,由于学校进行专业整合,将生物工程专业调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为适应吉林化工学院 H8+2Cl7.6bG1-8R
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名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H94lQ21Xh,2U
2008年,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7~2ix3?6qe6:5N
2008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m9:7eP,~7OF5:,p
2009年,安全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A5=1nZ6~7fr2+6b
2010年,成立水处理吉林省重点工程研究中心 t2;1nj7-3UI4.4V
201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由于新专业目录调整,学院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调 Y8-5Uh8~,d0,=6y
整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调入 g8~4pE9-4Qm82r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将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T8;5Tv6+4lo7~6z
Q,=5fZ8+1rx7!4F
x6~,GR2!5Ib2~6o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