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教育质量工程“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浙江传媒学院最具影响力的二级学院之一。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北有北广,南有浙广”,播音主持艺术首在其列。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目前拥有下沙校区图书馆和桐乡校区图书馆,分别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和江南名城桐乡市。下沙校区图书馆由10层主楼与2层裙楼组成,整个楼体采用楼宇综合布线方案。拥有4个书库、2个阅览室、6个自修室、1个信息共享空间(内含7个研讨室)。
网络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建设办公室)是学校直属教辅机构,负责学校智慧校园的规划和建设,由综合办公室、教育技术部、数据应用部和网络技术部组成。
浙江传媒学院后勤服务中心现拥有员工660余人,下设两个管理部门、一个群团组织和九个服务中心,具体包括综合办公室、财务(联络)部、工会、餐饮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公寓管理中心、交通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校医院)、供应(仓储)中心、桐乡分中心、商务运行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国际影视交流中心)和商铺管理中心十二个部门,为浙江传媒学院的一千余名教职工及15500余名学生提供餐饮、住宿、水电维修、保洁、绿化、医疗保健、交通、商务接待等各类后勤保障服务。
新闻传播研究院是以“新闻传播学”(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为基础和纽带,全面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发挥科学研究的“攻坚器”,学科资源的“聚合器”,人才队伍的“孵化器”等多重功能的研究平台。研究院也是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的“落脚点”和向社会服务延伸的“出发点”。
大学体育教学部(以下简称体育部)负责全校体育教学、学生群体活动与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学生军训工作以及运动场馆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原为社会科学教学部,是学校直属的二级教学单位,拥有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培育学科(B类);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科学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6个教研室;设有“浙江传媒学院学习讲习所”(校级)、“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校级)、“媒介素养研究所”等3个研究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区域创新创业资源优势,以各级创新实验室、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中,提出了“传媒特质、文创特点、浙江优势、思政底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了“四横四纵”的创业创新教育生态体系。
浙江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学校总占地786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花坛锦簇、草坪映翠、绿树成荫,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利,为成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全国最早开设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依托浙传深厚的广电影视全产业链学科背景以及杭州“动漫之都”的地域优势,坚持“理论紧贴前沿、技能与行业同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艺术+技术”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源街998号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共有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师中博士后2人、博士13人,在读博士6人,70%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学院常年聘请英语、法语和日语外教近10名。学院在校生近1000人。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人民政府、华策影视集团四方共建,是国内首个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2月正式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学院共建各方总投资5.8亿元,将在教学实训设施设备方面,打造综合影视实践实训园区,配有5000平方米摄影棚、影视基地及专业化教学实训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三层次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学院多名教师兼任传媒技术专业领域的重要学术和社会职务。同时学院聘请了多名“双一流”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传媒产业精英作为特聘教授与客座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组建于2010年7月,设有环境设计系/美术基础部、视觉传达设计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产品与服装设计系、摄影系5个系部,下设有摄影、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7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各专业均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1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