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介
化学学科&展望: N5;,gF9:4Nn6.5z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为人类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在健康、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S3+,ZY5!,AS4+1f
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立足我校化学学科的特色优势,将化学学科建设成为学术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工科化学教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u7;6ls6?3Fa8?7g
学科历史: w9=9kW8.9mM8-5f
学院化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源于染料及中间体专业,1956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自2010年起,国际化学学科ESI排名已处于Top1‰,跻身世界一流。6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包括胡英、朱道本、周其林、田禾、钱旭红、李永舫等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杰出学者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国民健康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S8.8oF,;4dp,.4o
系所中心: R,-5ec1-4BO2?1J
学院现下设2个系:化学系、精细化工系;3个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2个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院内拥有国家与上海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教育部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稀土材料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学科;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i2~7nS6.6MI8=5t
专业设置: B6~4tv,5XK1!6s
学院拥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含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二个方向)、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内知名品牌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7门。现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设有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硕士)、制药工程(工程硕士)11个硕士点。 c6;5JQ3-9zC8~1W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11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立项建设,2007年6月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经教育部批准,由田禾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胡英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n3;5Df1~9Uk5=9T
实验室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积极进取,以中青年为主的研究团队和管理队伍。目前实验室固定人员53名,教授42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42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特聘教授1人,外专项目1人,“青年”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一批学者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和上海市特聘教授等。实验室现有用房面积约9000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定规模的实验平台,仪器设备总价值超1亿元,包括稳态/瞬态光谱测试平台、球差校正透射电镜、聚集离子束系统、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扫描隧道显微镜、核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偏振界面反射红外光谱仪、圆二色光谱仪、荧光光谱测量系统、X-射线衍射仪、微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流变仪、旋转滴张力仪、原子力显微镜、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分析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物理吸附仪、热重-气相联用分析仪、集群式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微波多肽合成仪、多功能酶标仪、快速蛋白纯化仪、热电细胞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酶标仪以及凝胶成像仪及超纯水系统等400多件(套)。 O4,aI8-60t2?7f
材料的介观结构研究及其功能化是国际化学化工与材料学科的前沿领域之一。本实验室瞄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围绕材料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秉承华东理工大学在化学工程与材料领域的传统优势,开展了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介观结构与精细合成、先进制备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结构可控光电功能分子材料”、“多相催化基础理论与应用”、“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及应用”、“复杂流体的分子热力学”以及“分子界面精准分析”五个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吻合、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具有特色与优势的研究方向。 h9,GB14TR5;1B
本实验室的定位是发展我国先进功能材料制备技术,注重前瞻性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储备,推进结构与功能为导向的材料工程与技术创新,使实验室成为该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在分子荧光探针与分子机器、界面精准分析、稀土催化材料与光催化、复杂体系的分子热力学以及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结合基础研究,在微生物采油、空气污染物净化以及光致变色染料应用等相关产业,获得了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应用研究成果和核心专利技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部分代表性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P4;2pq9!7ch5!9w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年6月由上海市科委立项筹建。实验室自建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科教兴市的支柱产业,有效整合上海市现有人力、财力和仪器设备资源,在影响国计民生的功能性材料化学领域,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和前瞻性的应用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上海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稳定研究队伍,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使实验室成为上海开展功能性材料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09=3Wk2-2rM9!3A
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于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设。它是国家继"开放实验室"、"211工程"之后在教育教学方面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目前,基地已形成了一个新的"以物理化学为枢纽的两阶段化学系列课程理论教学新体系"和以"制备-分离分析-结构性能测试"为主线的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重组和更新"四大化学" 内容,突出化学系列教育的整体性,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优良的育人环境。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建设基地。 o3!7fW,-8qK6;8h
工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实验设备投资达2400万元、使用面积达12000m2的奉贤校区工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形成了奉贤校区以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为主、梅陇校区以研究型实验和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的两段式化学实验教学新格局。一共包括四栋实验大楼,其中有数十间实验室,并配备了足量的实验台、仪器和设备等以及以满足不同基础实验课程以及创新实验的要求,另有多间多媒体教室、机房及选课平台等设施,辅助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无论实验室规模还是实验室的环境实施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中心将开发一系列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实现学生实验全部开放的软硬件条件。为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B6!5PI87ja9?3q
x4?4Ji1=2mH,~4Y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全国高校中实现大型仪器专管共用的最早单位之一,它是以分析测试为主,实现教学、科研三结合的重要实践基地。1993年6月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考核,成为上海及华东地区高校中首家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单位。并于1998年、2003年、2008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分别通过了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复查换证评审。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分析测试公证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X6~8ml3!60q9-4L
“中心”现设有波谱、色谱、光谱及电镜四个分析研究室,涉及材料、环境、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化学工程等领域。中心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技术和管理队伍,现有员工3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2人(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9人(包括讲师∕工程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中心员工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有硕士学位12人,本科/大专学历3人。 t2:,iY4+6KO8+8X
中心有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液质联用、气-质谱联用仪、飞行时间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顺磁共振波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扫描电子探针显微镜、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测汞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元素分析仪、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一系列大型仪器设备,共计49台(套),中心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余万元。 R3=,UL9=4Qv2+4E
中心在确保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下,本着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宗旨,利用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面向社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在有机组分定性定量分析、无机阴离子定性定量分析、无机元素和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物相与晶体结构分析、微区形貌、结构与成分分析以及固体表面分析等方面,为国内企业、科研院所等出具了大量准确的分析测试数据,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V5?1Dc2~7CW7=5B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06~5Du7!3Mm,=4J
邮编: 200237 n8:5VG7-2OZ2?6g
工业催化研究所
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4月,拥有工业催化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纳米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以及重点科研项目,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现任所长为郭杨龙教授。 D77eH,7Xo2.5W
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7人(卢冠忠教授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讲座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人,11人次入选省部级的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在读博士生29人,硕士生72人,博士后3人。与英国The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美国Princeton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催化研究所、德国马普碳研究所和马普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9;7Af9+7YW8=4j
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以及教学成果奖,其中有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z,3kf5=1GJ4-,v
应用化学研究所
应用化学研究所 始建于1985年。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现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 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等其他项目12项。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95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专利7项,公开专利11项。研究所始终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目标,近年来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更新,鼓励学生利用选修、辅修和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等方式向化学、材料学、生命科学、化学工程、能源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2001年以来,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 余名。目前在站博士后5名,在读研究生72名。研究所下设5个实验室。 p4!4bM7-7PB6~1K
---------------------------------------------------------------------- G2.3zW6;1rJ6.3f
金属有机化学实验室:主要涉及新型IVB族茂金属与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合成以及用于催化各类烯烃选择性多聚、齐聚和异构化反应;合成新型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用于不活泼卤代芳烃的碳-碳、碳-杂原子偶联反应及开拓这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烯烃聚合方面新途径;研究新型稀土、碱土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用于催化极性单体可控聚合。 V4!9ND43Gn6?10
热力学实验室:以化工过程、新材料和生物产品开发为背景,结合统计力学、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从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流体结构与宏观热力学性质、相平衡性质及传递性质间定量关系。为化工单元设备的开发研究、设计和化工过程模拟放大提供模型和基础数据。研究复杂材料的多尺度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及其与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为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A9=3vx8?3SE5=8Z
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实验室:光电与光子功能材料是具有信息产生、传输、转换、检测、存储、调制、处理和显示等功能的材料,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也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对这些材料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领域。本研究室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与光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有机/高分子电(光)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重大基础问题研究;清洁能源-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及其他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k1?2VO7+1DL5.7a
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以极端环境多孔介质中微生物的活动为对象,主要研究微生物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与界面反应机制。包括生物分子及其聚集体的结构与功能、分子水平跨膜传输与微区形态、以及细胞水平的传输过程,发展和建立生物物理化学的先进实验方法和理论体系,为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的资源化利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技术提供科学基础。目前的重点拓延领域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能源生物技术。 p3:5bU3?3Fg2:6G
表面化学实验室:主要从事多相分散系统如表面活性剂及其溶液、乳状液、微乳状液、悬浮液、泡沫及高分子胶体溶液的热力学和界面性质的研究和应用。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开发、高效破乳剂和絮凝剂的开发与原油破乳机理的研究、涂料和油墨的溶剂计算机配方的研究、自分层防腐防污涂料的开发、可降解仿生材料表面性质的研究和应用等。 Y6?2go9;9Vc3;3a
精细化工研究所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于1985年由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已受聘特聘教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所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吸引高学历人才来所工作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留所工作等措施,建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普遍高,年龄在45岁以下有博士13人。 V4-3KX5-8Pu7.7y
精细所是一所研究型、创新型研究所,其主要研究方向与国内同类学科比较,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应用催化技术、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等方面具有优势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SCI)及其引用、科研成果获奖数及其级别均居突出地位,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2004-2006年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973子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纳米专项1项,经费总额为1000多万元。每年发表SCI 论文50篇以上。2003年以来共有15项专利授权,30项专利公开。 I3!9Gf9-7vs3+1m
近五年来,培养出一批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及药物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中两人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所现有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 J,?6Me1;3Au1?2W
2003年12月,精细所成为"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依托单位。 H1~4Cn3.,cM7=5A
精细化工系
精细化工系 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学科是上海市和全国重点学科,已具有50年多年的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培养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精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工人才的需求,2005年我校又成立了精细化工系,增设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本科专业,她既保持了应用化学的学科基底,又扩展了其科研、教学的研究领域,依托精细化工研究所的科研和教学的优势;实行所系合一,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实现研究型本科教育新体系。 S7!7Zk9!8vD3~5G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 现有教职工员1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有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已受聘特聘教授,4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资助,1 人入选“百千万”工程;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与国内同类学科比较,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性化合物、应用催化技术、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染料、颜料、感光材料、有机中间体、日用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具有优势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SCI)及其引用数居领先地位,科研成果获奖数及其级别均居突出地位,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同时精细化工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编著的本科生系列教材深受国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师生的欢迎;历年所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C8+2dl17lO1.2l
化学系
化学系 成立于1981年,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博士点,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8个硕士点,以及化学、应用化学(含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二个方向)、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内知名品牌专业。 T,=7fq8.3SJ36m
化学系的现代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承担全校各相关专业的核心化学基础课程(含实验)和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F8;,To3=9qg57q
化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学者在内的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学生使用的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条件优良,并设有课程学习、单科竞赛、学习进步、体育、文化等多项校内外奖学金。在分子热力学与分子传递、胶体与界面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有序材料化学、生物无机配合物、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环境分析、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液晶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 T9-9Ys,+2cz4+2t
化学系在教学、教改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成果显著。化学系教师主持完成多项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方法等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具有特色的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以及其它奖励多项。“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 Z6~1Dm7=1LI8,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