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简介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简称“欧语学院”)是全国欧洲非通用语种数量最多、层次齐全、特色鲜明的教学和研究单位。学院在原欧洲语言系(前身东欧语系)基础上于2007年9月21日成立,聘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欧盟协会会长陈昊苏担任名誉院长。 s4:,lH4~3Al4~3r
学 院包括22个语种专业,按创办时间先后依次为: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瑞典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语、芬兰 语、荷兰语、斯洛伐克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和马耳他语,其中15种语言是国 内惟一学科点。在23种欧盟官方语言中,有17种集中在欧语学院。 N3.5Kp9;6NO4!9W
学院的使命是:培育专精博雅之才,开展国别区域研究,配合汉语国际推广,促进中欧文化交流。 V9~5oH7+8ZV5!6F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其前身波捷语系、波捷罗语系和东欧语系的创办与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紧密相连,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前辈 教师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艰苦创业,沃土耕耘,在各个时期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专门外语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官和专家学者,他们在中国的 对外交往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许多骄人业绩,为祖国赢得了国际声望,成为北外的骄傲和后学的楷模。 l6:3Cy9~2WP1;9d
学院的几代教师在教材编写、辞书编纂、文学翻译、学术研究等方面笃行不倦,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优良的学科特色与传统,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 外有影响的翻译家、文学研究家和教学名师。东欧语系在长期本科教学实践基础上,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罗马尼亚语专业)。1986年,波兰语、捷 克语、罗马尼亚语3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外设立“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2001年,“东欧语种 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北外欧洲语种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进入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点,2008年,又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学院以23个语种(包含特色专业建设点中的葡萄牙语和瑞典语专业)组成的北外“欧洲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被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e9+4hs41mE9+,g
在教学上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非通用外语为专业主修、以英语(专科)和国际经贸、工商管理、外交学(第二学位)为辅修,国内外交 叉培养的多语种、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三个特色方向,即:欧洲语言与翻译研究、欧洲国家社会与人文研究、中欧文化交流与欧洲 汉学研究。 D,:,Ki5:6LY,+7B
2010年底,学院有在编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5人、助教6人,教辅人员3人(含高级职称1人)。另外,还根据有关协议聘请外国专家19人、客座教授3人参加日常教学工作。本科生、研究生共368人。 S12Qu8?7fw4!9r
学院各专业图书资料丰富。分布在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级的专业藏书总量近8万册,外文报刊约50种,其中不乏珍贵的外文图书版本。由荷兰已故学者亲属捐赠并以其命名的“费尔梅登藏书室”包括冰岛语藏书2400余册,在国内和亚洲都堪称之最。 z9:5UG5?8Tq5.5c
2011年,教育部批准北外“中东欧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该中心主要依托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各中东欧语种专业的师资力量,对中东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c2+7nC3+6Mf2-8f
此外,学院还下设“芬兰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集中开展区域研究。主办国际性学术集刊《欧洲语言文化研究》,每年出版一辑。 o4.2sl2+3Zn2!6N
历史沿革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最早的两个专业——波兰和捷克语专业于1954年在北大创办,1956年迁至北京俄语学院。1959年北京俄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合并,波兰、捷克语专业与此前在北京外语学院成立的罗马尼亚语专业成立波捷罗语系,后逐渐发展为东欧语系、欧洲语言系。2007年9月21日,欧洲语言系改建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Y2:1vS4+3Eo5~5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