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锁定 排行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源于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建立的地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学院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有院士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网站详情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源于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建立的地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学院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有院士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学院下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6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环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以学校创建双一流高校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正努力创办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 d97Fs2=4tM7+6N

历时沿革

资源环境学院源于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建立的地理系;1952年地理系设立自然地理学本科专业;1958年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75年成立冰川冻土研究室(专业);1987年设经济地理学本科专业,1991年获批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1999年成立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成资源环境学院;同年成立环境科学系;2000年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1年设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成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系;2004年大气科学学院独立设置;2009年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独立设置;2011年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独立设置;2015年3月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合并成立新的资源环境学院。 T2~8Tc6=,dp1:6N

指导思想

院训:海纳百川,独树一帜。 W3!3UD,!,rK2+9W

学风:勤奋、求实、团结、创新。 K6!1Wn2-8bT6.1w

本科教育定位:加强各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采取宽口径和跨学科培养的方式,以基础人才培养为主体,注意培养“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 b9:2uV72vu5-2Z

办学格局: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 o5;6tx2+80S3-3T

办学理念:立足西部、自强不息、争创一流。 G2=3Ze1!4JY1.6C

服务面向: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在西部开发中大展宏图。 r3:1sh7~9bw,:,W

发展目标: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 Z6.1iy4.5Yg3~5L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64人,其中:教师134人(教授44人、副教授41人、讲师49人)、实验技术人员17人、党务行政人员13人。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有院士4人(李吉均、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陈发虎、潘保田、孙东怀、董广辉)、国家教学名师1人(王乃昂),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勾晓华等)。 t9+,oh7~2Ka1=6n

配套资源

学院设有文献资料室,藏书4万余册,中文期刊90余种,外文期刊近百种。 i7!8FX3:7Q05;,i

资源环境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等专业实验技术人员19人,有包括18个专业实验室在内的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3321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实验室拥有配套齐全、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及颇有研究价值的矿物、古生物等标本,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实验室还承担着国家、地方、厂矿企业的科研课题以及社会委托的各种科研、生产任务。 n4=5Hh8+2X01-7v

学科建设

1981年获得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n6.6kB4.4yT2!6r

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V4=90Z6:2rT4~1e

1987年设立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本科专业; y3;,aJ2+,pa6~1X

1991年地理学被国家教委首批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o1~3IJ4:7vM7.3Q

1995年,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以兰州大学地理系为依托联合成立“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997年兰州大学将自然地理学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M9:6hk24zl,!2E

1998年设立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地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B5+3bu7.7Cm,-4E

2002年自然地理学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名; t6+4Ja1-3Lq8?9o

2003年获批环境科学和古生物地层学两个博士点以及环境工程、岩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三个硕士点; c1=1Bs9-,mF51n

2004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通过评审开始招生,地理学基地在由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联合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院成为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A2=,VB8=6Sr8:5u

2005年新批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点,自然地理学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团队”; a5;7PR1.9yT4?9v

2007年新批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两个博士点、硕士点; w72Ci81pu4!7w

2009年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第二轮评估中获得优秀; i5!2IV7-2oC7~6Q

2010年5月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被批准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v6?1cs,?9iy5.6F

2012年12月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 Q7~4dJ2+9En3;60

2014年9月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批。 v92fp56rt6~3X

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系统科学、第四纪地质、环境科学),硕士点9个(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球系统科学、第四纪地质、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6个(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学与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心。 H9:60v3~9tk5~,X

人才培养

学院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由李吉均等完成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2005年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王乃昂教授入选“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5年2月,我院与甘肃省地质环境研究所联合,率先建立甘肃省第一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将为我省和全国在防灾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培养出大批既具理论水平,又具实践能力的优秀研究生与实用人才。 X1!7ay,:5Xd1:2w

学院注重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开展综合科学考察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2006年以来,学院连续承办国家基金委、教育部重点支持的暑期香港-大陆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项目;2007年组织石羊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2008年参与甘肃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工作;2009年30余名师生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2010年6月,联合西南师大成功举办嘉陵江源科学考察;2011年开展腾格里沙漠科学考察。2012年,开展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地理学联合实习。2014年参加了日本亚洲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2014年启动了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3468工程)“马衔山地球科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该地区地学要素相对齐全,交通便利,又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基地建成后将涵盖从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到马衔山顶的冰冻圈地貌,包括土壤、植被、生态、水文、气候气象、积雪、冻土、古冰川、冰冻圈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是理想的野外综合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e5?2Wl4.6yJ330

科学研究

高水平的科研是学院内涵式发展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建院以来,在李吉均院士等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学院无论科研项目数量,还是科研成果水平,都有质的飞跃,在多个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凝成团队,科研经费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全校首位。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水土保持设计中心、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西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治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等11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甲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甘肃省土地调查目录登记C级资质、旅游规划与设计乙级资质、丙级测绘资质、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资质等,为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平台,社会效益明显。 n5-2cP89eA39k

学院学术交流活跃。在国内,长期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西兰、蒙古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英、法、美、德、日、俄等十几个国家先后一百多人次来院访问,我院也先后派出40多人次出国学习,并于2000年、2001年和2003年三次成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同时,该院的国际交流已拓展到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层面。学院与英国伦墩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别签署协议,互派学生进修或开展野外实习,影响颇佳。如今,我院已成为兰州大学国际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学院之一。 o5-6Bq6!8Tw9;,K

合作交流

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频繁。在国内,学院长期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上,与美、俄、英、德、日、新西兰、蒙古等国的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多名专家在国内专业一级学会、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或社会组织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支撑性作用。 y1~8fn3;7vK1;1J

由于学生在学院就读期间接受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炼,许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已成长为本专业新学术思想、新研究方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拓者,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政府部门的业务骨干和决策者。“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三极”的美谈就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的最佳见证。 e8?9gx5:90V8;6i

教学成果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建设。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对创新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其中,由李吉均等完成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2005年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王乃昂教授入选“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C2+3vQ2.,vq6?7C

在课程建设中,大力提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创新性、手段的现代化,积极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土壤地理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气候学》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入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a5!,wT7,gT7?3V

教材建设独具特色。重点建设了颇具竞争力的自然地理学教材。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五”国家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测绘学、气象学、林学、农学等领域被全国100多所高校地理系及相关专业广泛选作本科教材,并被首选为硕士、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其覆盖影响面之大,重印次数之多,均居全国同类教材前列。2004年出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国家“九五”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2006年版《自然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野外考察教程》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G3?9WO6;7FG22u

学院重视教学队伍建设。2007年地球系统科学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由张建明副教授负责申报的地理科学被评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z3+4JQ4~2nw7;5t

学院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措施,积极建设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并向国内外开放,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先后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等前来开展联合实习,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学院先后承办了“2004年环境科学”、“2006年青藏高原隆升及资源环境效应”两期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和“2005年首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均获得广泛好评。自2006年至今,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院连续6年成功举办香港-大陆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参加实习的高校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参与联合实习,这项活动现已成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项目。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兰州安宁污水处理厂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 n9!6Yv9!6LI9?7C

我院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境内外的科学考察、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国家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纵(横)向项目的科研实践与锻炼,学生毕业后多已成为科研骨干和本专业新学术思想、新研究方向、新技术和方法的开拓者,或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及政府部门的业务骨干和行政领导,特别在南北极、珠峰科学考察事业中,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创三极的事迹被传为美谈。 E4:3qQ3;5sK5;2G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相关热词

兰州大学数学学科点创建于1946年、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陈文塬教授、陈庆益教授和郭聿琦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和代数学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并于1984年获得了基础数学博士授权点。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中共乌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乌海市监察委员会 

    主办:中国共产党乌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乌海市监察委员会 

  • 清华大学物理系

    清华大学物理系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为提高清华大学的学术声誉起着重要作用。物理系的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方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 众享学科测评

    众享学科测评提供专业的学科在线测试,诊断您的学科学习情况,给出权威的分析报告,有大量的中考试题,小升初试题。

  •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汽车学院是长安大学“211工程”、985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院,前身是西安汽车机械学校部分专业,学院历经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学院在公路交通和商用车辆的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汽车交通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校友遍及行业内外,已成为我国交通行业及民族汽车工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 台湾黄页88网

    台湾黄页88网是免费发布信息网,欢迎您登录台湾信息港、台湾信息网,您可以在台湾黄页88网浏览台湾信息港和台湾信息网最新最全的B2B信息,同时可以免费发布信息和刊登B2B广告,感谢您使用台湾黄页88网免费发布信息平台。

  •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原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教研室。2001年,适应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将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教研室改建为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2003年6月,随着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陇东学院,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改名为陇东学院教育系,2006年更名为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 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办: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祈福大道(高要校区)、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金鼎路(鼎湖校区)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是学院“中特高”重点建设的系部之一,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贵州第一、行业前列、全国一流”的办学成绩。办学条件好、实训条件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和技术创新强,三教改革、三全育人成绩喜人,招生和就业“两旺”。党和国家领导人栗战书、汪洋、刘延东等多次莅临汽车实训基地视察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鞍山铁塔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鞍山铁塔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鞍山铁塔公司”)座落在中国著名风景区——千山脚下的辽宁省鞍山市,隶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在岗职工1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0人,注册资金9523万元,1973年以前是中国唯一的专业铁塔制造厂家,1987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88年主导产品35-500kV输电线路铁塔荣获国家质量奖唯一金奖。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