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英语科,1982年4月更名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2000年3月更名为井冈山师范学院外语系,2003年7月三校合并后,以井冈山师范学院外语系为主体,与井冈山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外部、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合并,更名为井冈山学院外国语学院。2007年8月更名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十多年来,学院为社会教育、科研、党政机关、外事机构、外经贸等部门与行业培养通外语、晓文史,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外语专业人才达6000余人。 a34w05-,yF8-4j
学院现内设英语系、亚欧语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3个教学单位,共有英语、商务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5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三个行政单位。另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池田大作研究所等3个学术研究机构。2017年学院挂靠学校资产经营总公司成立了吉安市井大翻译服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C5~1qG12Ik1?4k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5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6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近20人。常年聘请英语、日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籍教师5-7人。 Y5:90C,.3vP,+4e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硕果累累。在“外研社杯”杯英语演讲、写作和阅读大赛、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华南地区德语专业学生演讲赛、商务英语技能大赛、日本文化知识大赛等各类专业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40余人次。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学院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2019年学院共有37名学生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占毕业学生总人数17.2%。历年考研录取率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5%左右,录取院校含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外语类专业性院校。各专业四、八级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近20个百分点。各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高就业率,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8%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H2?9QY2?3aJ9-4f
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近100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学院教师获省部级教研奖励20余项,其中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奖1项,江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奖1项,外教社杯教学大赛和微课大赛16项。 S7?9Cp8-1Tz7-2W
学院一直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英语专业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英语专业为江西省级特色专业。学院建有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英汉语比较),校级精品课程8门。学院铸造注重复合型和应用型外语专门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外语+专业”、“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团队特色彰显。 n1.7Bo1!7Kq8-9I
学院秉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研究机构建设为平台、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学科层次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学校高原学科,下设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三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学院正着力建设翻译学科,积极筹备翻译专业硕士点。 R7!8vu9.3dI4=5n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包括美国密西根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和台湾静宜大学等,每年派出近20名学生参与各类合作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国内本科生的联合培养工作,每年选拔12名优秀学生分别赴对口支援高校同济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习,其中英语和日语各3名赴同济大学学习两年;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各2名学生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习一年。 r1!20V9:8Vi51J
学院现有外语教学楼1栋,内设图书资料室1间,藏书3万余册,楼内有供专业使用的语言实验室6间,另外,学院有供大学外语教学实验室13间,含自主学习座位200余个。 L9.1Lq8+5rU2!6W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直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把每日晨读、每周一个主题的“英语角”活动、每年一届的外语文化节作为学院的品牌来打造,吸引了全院乃至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它们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Z8-5ZJ9!6dD3!2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