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是工程物理系早期成立的研究所之一,现有加速器物理及应用、辐射物理与探测、粒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核电子学及控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五个研究室,主要从事粒子辐射的产生、探测以及辐射成像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学科涵盖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两个二级学科。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创立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3个工程系之一。1989年率先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列入了全国专业推荐目录。本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保持全国第一或A+。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办: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教兴国的方针,推动南开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南开大学泰达学院与物理科学学院合作,于2003年建立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隶属于南开大学,2013年更名为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
主办:山东省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中心校区)
主办:山东大学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中心校区)
主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应用数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思源楼6-7层 南楼5-6、8层
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简称江苏中科院智能院)是2013年10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的常州市首家省属科研机构,是中科院常州中心的实体化单位,与中科院常州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用多元投入、资源开放、人员流动、成果激励的体制机制。
主办: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中科院空天院分部)、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师大分部)
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是在原应用催化研究室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而成,现已设立烷烃转化新催化材料及新过程研究组、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研究组、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B类组群)、芳烃综合转化研究组、金催化剂设计与选择氧化研究组和低温分子筛酸碱催化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创新研究组六个研究单元。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研究员17人,研究骨干人员30余人,工程技术人才10余人;另有在读研究生40余人。
海盐工程技术中心是由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海盐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三方共同筹集组建。工程中心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科研成果积累、人才优势和综合技术实力,结合浙江地方科技、生态、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充分把握机遇把中心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立足浙江及华东,辐射整个东部及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以应用基础及应用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大农业经济及生态建设、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成果展示与推广、项目合作、人才培养为合作领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经过几代应化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我国化学界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地。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1987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和相关资源组建的。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7年批准筹建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并于2010年初通过验收,正式步入国家重点实验的行列。2017年获得国家认监委正式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授权使用CMA标识。2020年稀土国重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作为一门化学与生命科学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和国际研究热点学科,中心内涵是利用化学手段,特别是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调节剂为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从而在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组建于2004年,并于2009年重新组建。本研究室集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有机合成、绿色催化和清洁分离工艺方面核心研究力量,凝聚了一支拥有30余人的研究团队。该团队拥有环境友好催化,超临界技术合成,环境检测与分析,杂环化合物合成,绿色高效催化,绿色分离,有机全合成等7个课题组为核心的研究队伍,学术团队研究骨干和主要成员均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员。